《蘋果》隔牆有耳昨日有段文稿,描寫長江生命科技(8222)前日舉行股東會,有小股東舉牌問「隻股愈潛愈深,夠氣浮番水面嗎?」小股東自稱為「水魚」。玩文字,「水魚」何妨對「點心」?「水魚」可能道盡小股東的心情。有散戶氣言或憤然將「長江生命科技」,簡稱做「長生×」(×的英文拼音第1個字母是D)。
■長科是創業板上市公司,依例按季宣布業績。前日舉行04年(12月年結)股東年會,同日亦宣布05年首季業績。首季,長科「有好的開始」(原文字眼),銷售額(即是出售生物科技產品所得)錄得兩倍半的升幅,盈利增長55%。兩項數據的增長率看來「爆炸」,只是絕對值絕對沒有甚麼了不起,銷售額只有6219萬元,盈利只有58萬大元。
長科不是小公司,市值接近70億元,首季盈利「大增55%至58萬元」不值得公司主席用「欣然」兩字宣布。再看04年,全年純利亦只得193萬元,董事局支酬金也已達2571萬元(主席李澤鉅只支7萬元),是盈利的13.3倍。盈利與市值,不成比例。用傳統的股價除以每股盈利計,往績PE是3000倍。
■股民都知道,買股是買前景,將來公司賺大錢,高高PE亦不一定代表高高,因為以將來的盈利計,PE可能大降。說長科PE是3000倍似乎有欠公道。在美國,3家名字響噹噹的生化公司AMGEN(市值5965億港元)、Genzyme(市值1259億港元)與Biogen(市值1057億港元),預期PE21.5倍至29.5倍。當長科的市場rating可以與它們看齊(實際不應如此),PE值26倍。長科要年賺2.66億元,始能支持市值69.20億元。Bloomberg綜合大行的統計,對長科的預測是一片空白,沒有1家給予評論。大概長科是1家不易分析的公司。「水魚」要回到家鄉,代表長科市值要升至128億元,途長路遠矣。
■「水魚」等待還鄉的遭遇,並非alone。Tom集團(2383,前名Tom.com)與Tom在線(8282),慕名做股東的,感情亦傷透。3公司中,現價計,Tom在線的價值比較實在。Tom集團現價,較最高價摔掉91%,小股東回鄉之路長達數千里。3隻股票當年招股,股價若非訂得半天高,今日小股東受創的痛苦程度亦會輕一些。
●炒股票贏錢,各師各法。勿信包裝,對主席「樂觀之言」、洋洋灑灑在年報中描述前景如何美好,要打個七折八扣,甚至三折四扣。要看數字,雖然數字有時也是騙人。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