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一句「陀衰家」,令當年只得八歲的關冰儀被送進聖基道兒童院,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童年,直至今年三月她才搬回家住。九年的兒童院生涯,阿儀視之為生命的磨練,更發掘了自己運動方面的才華,以身體力行達致「好好生活」目標。
這天,阿儀舊地重遊,回到聖基道兒童院位於天水圍的「喜樂家」,與一班「老友記」和院舍家長貞姨聚首一堂,氣氛溫馨。「我喺呢度有好多朋友,大家好似兄弟姊妹咁,可以傾吓心事。」阿儀說。
本月二十八日便滿十七歲的阿儀,生於一個完整卻又破碎的家。她有六兄弟姊妹,排行第五,父親為漁民,一年到晚留在漁船工作,甚少回家。「我聽番屋企人講,因為媽媽生咗我之後,賭錢成日輸,所以就認為我腳頭唔好。」阿儀說。
九六年五月,剛滿八歲的阿儀入住喜樂家,最初她感到十分惶恐,加上性格孤僻、內向,與其他小朋友相處不來。「當時佢真係好難教,試過有一次出街佢發脾氣,我直頭要將佢成個人抱起,搭的士送佢返家舍。」貞姨談到阿儀的反叛往事,不禁失笑。
經過貞姨和社工悉心輔導,阿儀慢慢習慣家舍的生活,在校內積極參與各類運動,乒乓球、籃球、排球、田徑及跆拳道樣樣皆能,多年來共獲四十一個獎牌及一個獎盃,成績斐然,她更成為全校唯一獲校長推薦參加今年在北京舉行的跆拳道暑期課程。
自○一年母親跳樓身亡後,阿儀每星期都會返家度周末,直至今年三月,她正式搬回家住,現與姊姊、姊夫、兄長同住,父親則間中回家。「家姐同阿哥好錫我,𠵱家大家關係好融洽。」現就讀中四的阿儀說。
談到九年的兒童院生活,阿儀並不視為童年污點,反而認為這番歷練,令她獲益良多,學會好好生活。「我學識要同家人多啲溝通,做事要全力以赴,要為自己爭氣。」
香港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成立於一九三五年,收容來自破碎家庭的兒童。為了激勵現時生活在逆境的兒童,積極生活,該院現正籌辦「好好生活」選舉,將選出十名來自破碎家庭,並曾入住該院或其他兒童院舍,現在依然好好生活。參加者須年滿十八歲,截止提名日期為五月十五日。表格可於該院的網址下載。
查詢:25201056
網址:www.skhsch.org.hk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