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統會中一派位新機制遭非議

教統會中一派位新機制遭非議

【本報訊】中一派位機制及中學教學語言諮詢期延長,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昨日公布的調查顯示,逾半受訪者不認同教育統籌委員會的建議,以每間小學的學生考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即編班試)的平均成績,決定他們的學弟學妹將來的派位組別。
該會執委胡少偉稱,測驗無法如實反映學校及學生的實力,「你諗吓如果band1(第一組別)學生(所讀小學)派位組別唔理想,佢重有冇心機考中一編班試吖?」這樣便會對學弟學妹派位有負面影響。

73%認同母語教學
該會上月調查了五十八所小學的四百三十名校長、教師及家長,結果顯示,大部份受訪者同意諮詢文件的原則,其中七成三人同意「對所有學生,母語是最有效的教學語言,透過第二語言學習,總會有障礙。」逾半受訪者不認同教統會以學生的中一編班試成績決定小學整體的派位組別。
對於不同教學團體提出的中一派位機制的具體建議,八成七受訪者支持「以類似升中試的制度、由學生本人的成績決定中學派位」,但支持「以連續三年考試的平均成績調整原屬小學下學年升中學生派位比例」的亦佔七成四。

一試定生死風險高
該會執委張志鴻認為首個方案「一試定生死」,風險高,但較為公平;後者只評估學校的整體表現,學生的壓力較小,但未能準確評估考生表現。該會稍後會將教育界及家長的意見作個別分析。
另外,香港研究學會就中學會考中文科課程改革,於日前訪問近一千名市民,五成二受訪者相信改革有助提高學生的中文水平。
半數受訪學生贊成取消現時中文科的二十六篇範文,但有四成半受訪家長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