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狗兒沒有吠?在金融市場中,筆者頗喜愛福爾摩斯這一招。最近文章以市況評論為主打,相信讀者不難發覺,應升不升,應跌不跌,觸發筆者反方向思考,是經常出現的情況。
不過投資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不可以一成不變,有時候便要和市場拗頸。目前美國國庫債券的強勢可作一例,上周五就業數據非常強勁,大大減低經濟放緩的隱憂,而剛剛公布的貿易數據中,出口增長好,亦顯示出經濟好轉,可是美國國庫債券,居然升破上周五大跌時的起步位,是相當離奇的一件事,明顯是資金流向扭曲走勢,十分值得賭一鋪。
不是故弄玄虛,筆者往往都只是憑經驗信感覺,不過有一些準則,是值得參考。金融市場走勢連環扣,不同市場的走勢,是其中一個主要指標,例如今次國庫債券值得沽空,美元走勢轉強,引證了市場對美國經濟數據的看法是正面,自己絕對不是一廂情願,所以走勢偏離常規,便甚有信心行動。
股市是比較獨特的市場,尤其是近來波幅萎縮,參與率大減,對消息的敏感度便遠遠不及以前,另外,衍生工具太過盛行,亦可能有關。
筆者傾向着重動力不足的現象,其實亦和大勢看法有關,找不到突破悶局的理由,便用上落市的方法運作,以消息配合走勢分析,來加強捕捉短期逆市而行的時機。
各師各法,其實沒有金科玉律,方法是重要,卻不及心法重要。看錯方向,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但只要做好風險控制,長期做值博率高的行動,應該仍會有利可圖,所以不可以太執着,放輕個別得失,才能夠揮灑自如提高命中率。
最好是有兩手,甚至是幾手準備,例如債券值得沽,先下一注之後,如果留有餘力,再升能夠加注,便可以減低進退失據的機會。所以筆者甚少傾力一擊,當然較為保守,回報是會被拉低,但投資是大長途賽,時間永遠比想像中為多,不用性急,何況欠缺耐性,是不少人被市場殺敗的主因。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