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胡宋會談提出「兩岸一中」,台灣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林德昌分析,此舉顯示兩岸仍是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大陸才會對經貿、台灣加入世界衞生組織(WHO)等議題有所讓步。台灣暨南大學教授翁松燃則認為,「會談公報」將給堅稱「九二共識」不存在的陳水扁帶來壓力。
林德昌指出,無論是「胡連會」、「胡宋會」,都是大陸將「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概念首次落實,紓緩了《反國家分裂法》在國際社會、台灣民眾引起的反彈,並給民進黨造成「困境」,迫使陳水扁必須朝談判方向走。
對於會談公報「抖出」當年的會談檔案,把「九二共識」解釋為「兩岸一中」,翁松燃認為這將為陳水扁帶來壓力,也可能阻礙陳、宋兩人的合作基礎。他指出,在「信者恆信,不信者仍會找理由否認」的情況下,台灣內部必然也會就「九二共識」的內涵,展開一段長時間而艱困的辯論。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王高成則表示,「兩岸一中」的說法沒有強調「各表」的部份,比「一中各表」更退步,懷疑民進黨政府會否接受。至於「會談公報」提及明年兩岸開始全面直航,他指「連宋會」雖然也觸及直航問題,但沒有這麼明確,「雙方能談得這麼具體,也是一項突破」。但由於此議題涉及政府公權力,陳水扁又沒有授權,未來恐會引發爭議。
台灣《蘋果日報》/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