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淡市=累積熱炒本錢

曾淵滄專欄:淡市=累積熱炒本錢

港股又再一次度過沉悶的一天,成交淡靜波幅縮小,大家都在觀望。踏入2005年,港股就一直在一個極小的波幅內沉浮,對股票經紀及交易所來說,他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波幅縮小,因為波幅一縮小,交投就一定淡靜,交投淡靜也使港交所(388)第一季的利潤下跌22%。
不過,我不擔心港交所利潤下跌,畢竟交投淡靜或熱烈本身也是多變,目前的淡靜正是累積將來熱炒的本錢。
在股市一片淡靜中,藍籌股中只有兩隻股的股價能靜靜地、穩定地上升,那就是地鐵(066)與思捷(330)。為甚麼買地鐵?前幾天我已推薦過。為甚麼買思捷?我在上一次思捷主席配股套現時也推薦過。今日不重述,只是在淡市中提出來讓大家注意。
股市淡靜,連新股上市也沒人留意到,昨日有兩隻新股包浩斯(483)及聖馬丁(482)上市,傳媒在這兩隻股在招股時幾乎沒有出現多少評論,也沒有人留意這兩家企業是國企、民企、台資還是港資。近年來,香港股市多了許多港人從沒聽說過的企業上市,很明顯,這些企業多數是來自中國內地,而且多數是民企或台資企業。這些港人不熟悉的企業來港上市,公關工作又做得不夠,很難吸引到香港投資者的興趣,結果,僅一次過的上市集資後,就銷聲匿迹,如此上市,對企業有多大的好處?一次的集資能集得多少資金?之後,股價就可能在長期成交淡靜的情況下不斷下跌。
市場淡靜,多數人都沒有留意即時的市場消息,因此,昨日《蘋果日報》大字標題說彭博發出人民幣升值的報道,實際上只有全職的交易員才知道這個消息,絕大部份市民是等到第二天閱報才知道市場曾經出現過一個大風浪。假設人民幣真的突然升值,相信大部份人也是等到第二天閱報才知道,真的可以達到溫家寶總理所說的「出其不意」的效果。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