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連戰先生以後,台灣另一重要在野黨──親民黨的領袖宋楚瑜先生昨天也跟中共最高領導人胡錦濤先生會面,並達成六點共識,包括促進兩岸對等談判、反對台獨、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推動兩岸三通及設立自由貿易區、探索如何拓闊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建立兩岸民間精英論壇等。
我們當然期望兩岸的六點共識不僅停留在紙上,而是成為實質的議題、實質的政策。但要讓六點共識變成實際的政策,關鍵始終是台灣政府、台灣執政黨──民進黨的態度,因為議題涉及的都是實質的行政權、實質的政府事務,像這樣的事務是不可能由在野黨推動及執行的。而要讓民進黨政府及台灣總統陳水扁先生實際參與推動這幾項有利兩岸的政策,中國政府及中共有必要把友誼之手伸向民進黨及陳水扁先生、有必要把溝通之門向民進黨及陳水扁先生開放。
而除了實際執行的問題外,從政治上看北京當局也沒有理由、也不應該把民進黨及陳水扁先生拒諸溝通之門外。應該看到,民進黨及陳水扁先生是台灣選民透過合法程序選出的政府及領袖,他們代表的絕不是一小撮狂熱分子或極端分子,而是超過半數的選民、而是台灣新生一代的多數,中國政府要有效處理兩岸關係、要真正解開兩岸關係的死結,是不可能置民進黨及陳水扁先生於不顧的;否則不僅聽不到台灣內部的不同聲音,更會引起這部份台灣民眾的猜疑及反感,最終令兩岸關係寸步難行。更何況北京當局既然表明要跟台灣民眾建立互信、重建關係,他們怎麼能只選意見相近的人溝通而把持不同意見的人拒諸門外呢?這不是給人一種搞「分化」的感覺嗎?
更何況北京當局主動邀請兩大台灣在野黨訪問大陸並給予高規格接待已令台灣政局起了不少變化、已對民進黨及陳水扁先生構成龐大的壓力,迫使他們要重新考慮對大陸的政策。我們認為,這樣的政治壓力正迫使民進黨政府及陳水扁先生改變他們僵化的兩岸政策;只要北京當局願意再踏前一步,向民進黨及陳水扁先生伸出友誼之手,邀請他們在不設前提下到內地訪問及會商,那兩岸政府之間、兩岸執政黨之間的政治溝通將有機會展開,從而打破多年來的僵局。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民進黨及陳水扁先生能擺脫冷戰時期的敵我思維,不要再盲目拒絕跟北京當局作政治接觸。要知道他們有的是台灣民意的支持、有的是台灣民眾的支持,他們絕對有力量跟北京當局作對等談判;相反,繼續避而不見、避而不談才是示弱的表現,才是缺乏信心的表現。難道民進黨及陳水扁先生認為自己比國民黨、比親民黨更脆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