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焯均報道】本周一的狂風暴雨造成嚴重的人命及社會損失,天文台現正發展一套新的暴雨預報系統,可以在暴雨來臨的六小時前,預測雨量及會在港島、九龍抑或新界出現,並隨即向公眾預警,讓有關方面及早應變,比現時約半小時前發出暴雨警告,提早五個半小時,相信可有助減低暴雨帶來的災害。
天文台科學主任黃偉健接受訪問時說,天文台現時是利用雷達監測暴雨,然後由天氣預報員根據雷達的資料數據,經電腦運算從而預測暴雨區的移動方向和雨量。由於雨區的變化很大,故天文台的暴雨警告訊號會在暴雨發生前約半小時才發出,以免出現較大偏差。
天文台在九七年開始,研究一套可更早測出暴雨來臨的新電腦系統,以減低暴雨對社會的影響。黃偉健指出,第一階段研究已完成,名為暴雨短期預報系統,天文台斥資七百萬元添置一部高速電腦配合該系統。天文台先用雷達監測本港五百公里範圍內的雨區,再把每一平方公里的雨區情況輸入電腦分析,然後預測雨區動向和降雨量。這個預測令天文台可提早在暴雨發生前一至三小時發出暴雨警告訊號。根據試驗結果,去年暴雨短期預報系統的準確率高達七成。新系統預計可於稍後推出。
天文台現開始第二階段研究,名為超短期預報系統,由天文台自行設計電腦軟件配合高速電腦,研究人員輸入本港過去的雨區資料數據,再由電腦模擬出各種氣象情況下發生的暴雨和雨區變化,滙聚成一個暴雨資料庫。日後天文台只要把即時的雨區資料數據輸入電腦,電腦便可預測未來一至六小時的暴雨情況,而且可分為港島、九龍、新界三區的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