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博士生提問爭學歷認同

台博士生提問爭學歷認同

「大陸擁有全球最龐大的市場,我們都希望畢業後可以留在這裏發展,無奈台灣學生還不能像港澳學生那樣參加大陸的專業認可考試,台灣政府又不承認我們的學歷,我們的心情都好鬱悶!」從台灣到北京清華大學深造的建築系博士生任懷鄉,還有兩年就畢業,她是昨日全場唯一一位獲准向宋楚瑜發問的台灣籍學生。

「陳主任聽到嗎」
為了與宋楚瑜對話,這幾天和其他台灣籍同學天天往清華大學統戰部跑,費煞唇舌爭取機會,終於獲得十多張入場券,還有一個發問機會。
因此,任懷鄉在場上直截了當要求宋楚瑜為台灣學生爭取學歷認證資格,宋楚瑜趁機笑問在場的北京國台辦主任陳雲林︰「陳主任,您聽到了嗎?」雖然得不到明確答覆,任懷鄉並沒有完全失望,而是寄望連戰、宋楚瑜這次先後訪問大陸真的成為「破冰之旅」,建立具體的兩岸互信、互認機制,令遠離家鄉的台灣莘莘學子,能夠在大陸一展身手。

台灣不認可學歷
家住台北文山區的任懷鄉,父親於一九四九年隨國民黨逃到台灣,由於思鄉情切,把女兒取名「懷鄉」。二○○○年她在台灣大學建築系畢業,碰上台灣經濟陷入低谷,父親鼓勵她到北京深造,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沒想到事與願違,她畢業後根本不能在大陸大展拳腳,回台灣後學歷又不獲認可,使她不禁慨歎,政治問題不知蹉跎了多少學子的青春!
另一位獲發問權的公共管理學研究生彭志國則覺得,連、宋兩人風格不同,連儒雅、宋實幹。不過,新聞傳播系研究生汪萍認為,宋楚瑜在清華的演講不如連戰在北大的精采,宋在回答一些政治策略問題時,立場不如連戰鮮明。
本報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