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前天離開莫斯科時表示,中國共產黨和宋楚瑜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的看法,而這些也是兩岸交流的共同基礎。今天的胡宋會,能不能達到實在的而不是表面的共識,取決於中共的寬容度。胡錦濤講的上述三點,宋楚瑜在言詞上可以認同,但在內涵上,卻存在着根本分歧。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對「九二共識」的詮釋是:兩岸在國家、民族的認同上要態度一致,即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可分割。
而宋楚瑜認同的「九二共識」就是對「一個中國」的內涵沒有共識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星期天他在上海拜會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時表示,大家過去所談的「一中各表」,就是承認中華民國的「現實狀況和歷史狀況」,台灣人民期盼在「尊重現在我們存在的事實基礎上」,共同追求兩岸的最終整合,這需要耐心和智慧,時間或許久一點,但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汪道涵不置可否,表明許多細節,需要宋楚瑜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談。
很明顯,中共對「九二共識」的理解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宋楚瑜的理解是,事實上目前世界上存在「兩個中國」,但「兩個中國」都認同未來最終整合成「一個中國」。中共的「一個中國」是現在式,宋楚瑜的「一個中國」是未來式。
宋楚瑜在大陸訪問時,三番兩次公開講「中華民國」,尤其在西安,他表示去中山陵是向「中華民國的國父說明我們是中華民國的子民」。大陸官員私下對宋的訪問團表示這說法「不合適」,於是宋在赴中山陵謁陵時,祭文中雖有「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五月七日」這句話,朗誦祭文的台北市議會副議長李新卻沒有念出這句。而直播宋祭拜的中央電視台,為防朗誦者讀出「中華民國」,也對現場的聲音予以消音。
在胡宋會舉行前夕,中共台辦副主任孫亞夫說,在大陸提「中華民國」是不合適的,他不主張親民黨在大陸講「中華民國」。他又表示,國共對「九二共識」的內涵看法有異,大陸認為是指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但國民黨則認為「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連宋分別在大陸提「中華民國」,中共公開不讓這四個字向公眾曝光,私下對他二人在會談中提到則予以啞忍,那是因為在大陸沒有民主普選即民眾授權的情形下,中共要維持它的政權的正統性,就不能否定它將人民從「中華民國」的統治中「解放」出來。連戰訪南京時,有歡迎民眾舉起「共產黨沒有天理」和「恢復中華民國」的橫額,反映了中共高調接待連宋,在民心上不是沒有代價的。民眾歡迎國民黨,帶有對中共幾十年宣傳「國民黨反對統治」的逆反心理。
據台灣報章報道,三月三十一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會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時說:「你們中華民國和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講起來都是『一塊招牌,兩個班底』,大家有共同的基礎沒有必要搞成對立」。
這是關起門來的統戰語言。關起門來,怎麼講都可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也是楊尚昆關起門來跟台灣訪客說的。打開門,講「中華民國」,講「放棄對台動武」就「不合適」了。因為這會動搖中共政權在民眾中的正統地位。
中共的政治,本來就是關門政治。台灣人對此也許還不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