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星球大戰》又有新片上畫,《星球大戰Ⅲ黑帝君臨》快將在美國公映。《星戰》系列自七七年面世後,瞬即震撼電影界,主角天行者揮舞藍色光劍決戰的一幕被喻為經典場面,正邪勢不兩立的意念伴着幾代人成長。佐治魯卡斯(GeorgeLucas)拍的《星戰》豈止電影那麼簡單,片中科幻意念可是很多現實科技構想的泉源。八十年代,美國總統列根就看中正邪對抗分明的《星戰》,提出同名的「星球大戰」計劃,將科幻橋段放到現實,誓要在太空全殲蘇聯的核導彈。如果再仔細觀看,《星戰》更存在五種科技構想。 美國《褔布斯》雜誌
物理學上,雷射光束由光組成會不斷伸延,直至碰上一些東西,因此要像《星戰》中的激光劍般維持兩米長劍鋒,理論不可行。但發揮激光劍的想像力,美軍已在一架飛機安裝激光炮,要在高空殲滅來犯導彈。
激光劍無堅不摧,二十多年前天行者一隻手被斬下時,曾令不少觀眾心痛,但他後來裝上仿生肢體,重振雄風。《星戰》當年這個天馬行空意念,現已變成現實。麻省理工發明了藏有智能晶片的機械膝蓋和小腿,能感應肌肉神經反應,令安裝者可走路。現在也有裝仿生肢體的美軍重返伊拉克戰場。
佐治魯卡斯在《星戰前傳Ⅱ:複製人侵略》中拆穿了人類對複製技術的誠惶誠恐,怕人類終有一日被複製人反噬。現實中,科學界近年已複製出各樣動物,如複製羊、複製狗、複製貓、複製牛,一些科幻教派更沒拿出證據說已有複製人誕生,人類真的離複製世界不遠。
歐甘納公主在《星戰》中發出立體影像的求救訊號。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放射學家哈利說,這種技術不是幻想,雖然目前要做到全方位立體電影仍有一定困難,但假以時日立體影像和畫面終會實現。
HanSolo駕駛「千年鷹號」,只要啟動超光速推進系統就可直達目的地。物理學家阿爾庫維雷指出,超光速推進系統的橋段可行,只要太空船前方有巨大宇宙質量,船身就會向前推進,後方形成負質量,在強大引力下空間會被扭曲,太空船瞬間可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