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港人憂積蓄不足終老

三成港人憂積蓄不足終老

【本報訊】滙豐銀行最新進行的港人退休生活調查顯示,港人明顯關注退休的財政問題,有32%受訪者憂慮積蓄不足終老,有93%更認為生活質素較長壽更重要。不過,向專業人士或銀行等諮詢或查詢過退休財務安排的人不多。

甚少諮詢財務顧問
滙豐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香港區主管薛關燕萍表示,港人雖然關注退休及有關的財務安排,但只有三分一人實際計算過退休後所需要的開支及收入來源;其中,只有11%為此而查詢過銀行,只有9%曾諮詢獨立財務顧問。她表示,強積金有助增加港人對長期投資及退休保障的認識,使港人對退休財務安排的興趣及危機感增加。
調查又顯示,本港與其他地區對退休的觀念最大的分別,在於港人都希望退休後能從工作全身而退,外國人則希望有少許工作,多多享樂;其次是港人對退休後生活較悲觀,憂慮屆時的健康、財政及生活質素。
調查機構去年9至10月成功訪問1000名港人,當中15%為退休人士,有全職工作及失業者各佔46%及7%,餘下未能分類。受訪男、女分別佔47%及53%,預期平均壽命76歲,包括18年退休生活,是滙豐在全球10個國家及地區進行有關「未來的退休生活」調查的一部份。
調查顯示,港人對退休與晚年看法較為悲觀,大多數受訪者都認為,生活質素較長壽更重要,佔93%;認為老而無憂的關鍵是身體健康及毋須擔心經濟問題,分別佔86%及71%。不過,認為退休後生活作息應和以往一樣,及快樂的晚年應有夢想與奮鬥目標的,則只有8%和14%。
對於晚年的照顧和支援,有86%受訪者十分擔心老來生病,十分擔心老來成為家人負累的也多達60%,而十分擔心需要照顧年老親人的則佔36%。至於退休後工作,45%表示不希望退休後還要工作餬口,佔最多數。

滙豐建議及早安排
滙豐保險(亞太)行政總裁蔡中虎表示,本港推行強積金,提高市民對退休保障的意識,惟不足以支持港人退休後財政需要。而且港人一向信奉「自求多福」,對強制供款感抗拒,現階段未必適宜調高強積金供款金額,若制度運行成熟,則可作考慮。
薛太則建議港人,應在開始投身社會工作時作財務策劃,包括為退休的財政安排作好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