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恒生指數重上14000點,但昨日又跌下去,恒指一直在不足1000點的範圍內浮沉了好幾個月,有3次突破,但都無法進一步發展。去年初,恒指由2003年沙士中復甦,也是在14000的地帶遇上阻力,這麼長時間的阻力,往往是下一輪大升勢或大跌勢的前奏,因此現階段買股票賭味是相當濃的,可以大升,可以大跌,那得看出了甚麼大新聞,由大新聞來主導方向。
前幾天,恒指能突破14000點,但我的愛股滙控(005)卻相對地停留在低價,引起不少大證券行紛紛加入評論,傳媒也出現多篇評論滙控的文章,有看好,有看淡。看好者認為,滙控現價相對便宜,可以追落後;看淡者認為,短期內有大量的滙控認股證到期,發行滙控認股證者會設法打壓滙控股價。若滙控股價在認股證到期時低過換股價,則這批認股證的價值就等於零,換言之,發行認股證者就可以全賺當時發行滙控認股證的收入。
當然,認股證到期,價格不一定包下跌,因為股市裏各方力量皆有,發行認股證者希望壓低股價以謀利,但也可能有另一批大戶先在市場掃入一批數量可觀的認股證,然後在認股證到期時努力掃高滙控股價,於是他們手上的認股股價值就可以倍增。
鹿死誰手,是未知數,短期內,將有一批相等於1.7億股滙控的認股證到期,涉及的總市值超過200億元,勢將引起一番大戶間的惡鬥。目前,我們不妨隔山觀虎鬥,如果認股證發行者勝利,滙控股價再下跌至123元左右,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買入價。上一回滙控的高峯價達136元,若能以123元買入,就等於10%的折扣。反過來,如果滙控認股證發行商無力壓低滙控股價,滙控股價在認股證到期時飛升,千萬不好追,這只是大戶交手時的短期現象。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