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劍在港展出

越王勾踐劍在港展出

【本報訊】公元前五世紀的東周時代,中國南方吳越爭霸,吳王闔閭被越兵敗亡,其子吳王夫差為父報仇,攻破越都,越王勾踐屈膝投降。勾踐後來獲赦回國,從此日日卧薪嘗膽,矢志報仇,終於在二十四年後大破吳國,夫差在姑蘇山上自殺身亡。兩位霸主,如今留下的除了幾段傳奇事迹之外,還有兩件稀世兵器──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

近百件一級國寶
吳越時期的寶劍是中國最早期的劍器,因為南方多澤國,戰車不適用,打仗只能用步兵,劍器特別管用。越王勾踐劍更是自古聞名的天下名劍,勾踐自己做的劍,上面有六個鳥篆的銘文,銘文中的「鳩淺」就是「勾踐」。越王勾踐的「死對頭」吳王夫差則做了一個矛,上面也有暗紋及夫差作的銘文。
越王勾踐劍是國家一級文物,於一九六五年在湖北江陵縣出土,吳王夫差矛則於一九八三年在發掘楚墓時出土,與勾踐劍出土地只相距兩公里。
兩大稀世兵器都是湖北省博物館的珍藏,香港大學獲得湖北省借出文物,連同近百件湖北省的一級國寶,今日起在港大美術博物館展出。
博物館開放時間是周一至周六上午九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周日下午一時三十分至五時三十分,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