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荃灣等六處中風率最高<br>154萬港人有高血壓

北區荃灣等六處中風率最高
154萬港人有高血壓

【本報訊】港人的高血壓問題嚴重,十五歲以上市民有兩成七患有高血壓,人數達一百五十四萬;而每四名中年人士就有一人高血壓,出現中風及心肌梗塞機會也隨之上升;全港十八區中以北區、荃灣、深水埗等六區域市民中風比率最高,葵青及荃灣居民則無論中風及急性心肌梗塞入院比率均超越警戒線。 記者:梁洵瑜

醫管局專業事務及醫療發展總監黃譚智媛表示,每年用於治療高血壓引致的嚴重疾病,如中風及心肌梗塞的費用超過九億元,比該局每年的財赤約六億元還要多,病人住院總日數超過三十萬日,但病人對高血壓認知不足,半數病人竟然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非傳染病資訊天地》報告顯示,○三至○四年人口住戶健康調查,七千名十五歲以上人口中,兩成七人有高血壓,以此推算,即全港共一百五十四萬人有高血壓,其中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士患高血壓比率逾三成,六十五歲以上更近七成。

中風率偏高原因未明
此外,醫管局的社區研究發現,四十歲以上人士中,兩成四人患高血壓,但市民對高血壓認知不足,近三成的中年人士過去一年都沒有量過血壓,只有百分之一人能有效控制血壓高。
黃太說,全港十八區中,四十歲以上中年人士的中風率為每一千人有四點六人;有六個區域的中年人士中風率更超出標準水平,中風率最高區域為北區,每一千名四十歲以上人士中有近六人中風,然後依次為荃灣、深水埗、屯門、葵青及南區,離島及東區是全港最低中風率區域。
在急性心肌梗塞的入院率,四十歲以上人士中,荃灣、九龍城及葵青等六個區域超過平均標準率,黃太稱,某些區域居民的中風率偏高原因未明,需要進一步研究。

高血壓沒有明顯病徵
雖然高血壓會增加六倍出現心肌梗塞機會,但只要有效控制血壓,可減少四成中風及降低五成心臟衰竭機會,患者若能控制體重,如肥胖人士每減重十公斤,上壓讀數可下降五至二十度,如依照高纖低脂飲食習慣可降低八至十四度上壓讀數。
由於高血壓無明顯病徵,只透過量度血壓才知悉自己是否血壓高,故醫管局建議三十歲以上市民,要定期量血壓,四、五十歲中年人更應每年量度數次,若血壓讀數為上壓一百四十,下壓為九十毫米水銀柱(mmHg)以上者,即屬高血壓。該局在本月二十五日「世界預防中風日」舉行全港度血壓大行動,邀請八十多名私家及社區團體合作,提高市民對高血壓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