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負責處理緊急事故帶來交通混亂的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由該署首長級人員負責指揮,因應路面交通情況與警方決定實施封路或改道措施,有立法會議員批評中心在近日大塞車事件中未能發揮協調作用,建議中心運作時應有更高層次官員指揮。
協調中心設於運輸署總部灣仔入境事務大樓四十一樓。對於外界質疑協調中心僅由一名總運輸主任負責,運輸署發言人強調,中心是由該署首長級人員指揮,至於封路或改道安排,則與警方共同決定,協調中心主要扮演「智囊」角色。
發言人續稱,中心運作時,當值人員透過設於全港多處的閉路電視監察各區交通情況,並與各公共運輸機構密切聯絡,在前日大塞車期間,協調中心已透過電子傳媒發出消息,提醒駕駛人士及市民留意交通情況。
立法會議員鄭家富指出,協調中心以往確由總運輸主任負責,近期提升至署長級人員較恰當,他指出目前由運輸署及警方共同決定封路或改道安排的機制有缺點,兩部門可能不願「揹鑊」而延遲作疏導交通決定,他認為中心運作時,應有更高層次官員介入決策。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江華昨日與運輸署副署長葉麗清會面,建議該署在處理交通擠塞事故時,除擠塞及嚴重擠塞兩種級別外,新增「癱瘓」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