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增值:<br>你救邊個?

人際增值:
你救邊個?

問:「你父母、老婆同阿仔一齊墮海,先救邊個?」你會怎答?老土?告訴你,從心理學角度看,這問題如同一面照妖鏡!細微至能夠反映你在家庭觀念中的微妙想法,大至發掘出社會角色的轉變……誰敢說問這問題的人膚淺?

記者:李湘虹
攝影:楊錦文、梁細權
插圖:Luckycloverland

我們連日進行街頭訪問,竟然不少人的反應激烈,說是私隱,拒絕作答。結果在成功受訪的42名男女中,選父母的佔大多數,最少人選的是配偶,尤其是女性,竟無一人!

其他答案:

1.我都唔識游水,邊個救我?
2.我邊個都唔救!
3.邊個煮飯咪救邊個囉!
4.呢啲假設性問題,唔答。
5.私人問題嚟喎,咩報紙問埋啲咁嘅嘢!
6.黐線!

細嗰個啩!

睇邊個問啦!如果老婆問死都話救佢啦!

邊個都唔想救……一定要揀咪救阿爸阿媽囉!

揀細嗰個啩,捱唔得幾耐嘛。

邊個都唔救,救自己!

仔女可以生過。

男人之選睇男人

臨床心理及行為學家李寶能指出,這問題關乎心理學中的家庭人際力學。問題通常用來為難男性,不過大前提是,男方的母親在其心目中十分重要。就先從男方抉擇方面去分析。

■男人覺得子女在六歲前須保護,六歲後則可放手讓其獨立。

揀阿媽佢未必開心

中國文化中向來婆媳間存在優生機制,奶奶的角色是不斷考驗媳婦,媳婦過完一關又一關,家務技能就這樣相傳下去。所以如果兒子選救母親,她表面會好歡喜,但潛意識會認為媳婦未能得其所傳。因為在男人心中其妻不外如是,仍未夠秤做其終生伴侶。

李寶能

揀子女反映父權信心

父親救不救子女,很視乎子女年紀。男人認為孩子在六歲前仍屬幼兒,不救必死,所以大部份都會先保護他們。一旦超過六歲,要求變得較嚴謹,覺得虎父無犬子,孩子應能當家獨立,毋須多理。如果仍然選救孩子,表示他對自己作為父親的教育沒有信心,是一個軟弱父親。

揀配偶最有利社會

選擇救配偶的男人肯定認為,另一半能夠跟自己共度餘生。但問題是,選救配偶的人最少,李醫生指,這正好反映夫妻關係在現今社會極度薄弱,個人享樂主義抬頭,夫妻間的依存關係低,這對家庭延續和社會發展都帶來打擊。

不答缺乏責任感

不少男人以各種理由迴避問題,甚至選擇誰也不救!李寶能指這並不表示他們不會結婚生子,只是沒勇氣面對這個問題,顯示他們軟弱、自私和不願犧牲,缺乏男性應有的使命感。如果不肯回答的人數顯著,此現象發展下去,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連帶關係愈變薄弱,只有個體,為求個人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女人之選
凸顯母性

女性方面,李醫生指正常的女性會先把娘家的人剔出去,選自己父母的女人,屬於那種在利益衝突下會犧牲夫家的人。如果人數比例多,更代表父系薄弱,是一種社會病態。女人選救子女明顯是出於母性,但如果子女已成長了,表示她母性過強,甚至會連老公也約束。選老公亦同樣出自要保護身邊人的母性,但如果她覺得老公需要她保護,將來亦必有怨言。

人生抉擇隨時出現

別以為這個問題得啖笑或者刁難你,其實現實生活中,在生死關頭要作出抉擇的時刻,可能隨時會出現。

李連杰海嘯救女

早前不少香港人都親身經歷了南亞海嘯,遇上生死的抉擇,銀幕英雄李連杰也身處其中。與妻子及兩個愛女在馬爾代夫度假的李連杰,正跟女兒及保母在沙灘玩,突然看見巨浪湧來。他抱起女兒,拉着保母就往回跑,但沒走兩步海水已淹至頸項。生死關頭,他問:到底應該放手捨棄家人,抑或堅持下去?當然最後他沒捨棄女兒。

大陸漢棄妻保子

安徽的劉某與其妻及兒子在小帆船上捕魚,一陣突起的江風把船捲入江中,劉某趴在油桶上,一手抱着小兒,一手拉着妻子掙扎。游了200米左右,劉某沒力氣了,便喊道:「先保孩子!」於是鬆開捉着妻子的手,妻子也乖乖地放開。後來三人獲救,面對眾人目光耳語,劉某依然認為自己選擇沒錯。(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