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運輸署的交通應變機制證實完全經不起狂風暴雨的考驗,九龍及港島交通前日在運輸署的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監視下,仍失控癱瘓十小時,大混亂持續至昨日凌晨,數以萬計市民要塞車四至六小時,有人被迫中途下車步行一個多小時返家,經濟損失重大,怒不可遏的巴士乘客、駕車人士及運輸業界炮轟運輸當局應變失敗,要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及運輸署交代及道歉。 記者:麥志榮、蔡朗清、林社炳
大批市民昨日致電商業電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及香港電台《千禧年代》聲討運輸署無清楚發出大塞車警告,亦無任何措施疏導車龍,其中陳先生質問:「晚上九點九喺(油麻地)永星里搭93K返將軍澳,去到紅磡歐化傢俬大塞車,返到屋企(凌晨)一點三,運輸署個緊急應變中心都唔知喺邊?」
陳女士指出,丈夫前日晚上七時由西環乘搭101號隧巴士返麗晶花園,塞至十一時才返到家,「好激氣,今次係非常大嘅敗筆,唔可以原諒!」
劉太更訴苦說,日前下班乘隧巴回家,在紅磡塞車一小時,為了趕回家照顧女兒便下車步行回鑽石山,「又大風又大雨,行咗一個鐘頭十七分鐘,真係好㷫,成隻腳都傷晒!」
陳太則抱怨:「去伊利沙伯醫院睇完醫生,三點三個字上車,返到觀塘屋企,《學警雄心》(電視劇)差唔多做完,成六個幾鐘頭……真係要搵廖秀冬傾傾!」
面對各方民怨,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否認應變出錯及發放訊息不足,她解釋,發生這麼多宗突發事件,以前從沒有試過,突然出現如十號風球般的暴風,引致這麼多地方發生意外,在應變上當然需要組織一下,當局已第一時間宣布交通出現阻礙,亦在有需要時才去封路,不會作出鹵莽的決定。
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則估計,單計市民塞車浪費的時間值及汽油,經濟損失已達二千萬元。
事實上,狂風暴雨加大塞車的蹂躪,飲食業成為重災區,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伍得良稱,前日連場攔門雨,打消巿民外出用膳的意欲,令酒樓生意急挫達三成;香港右軚汽車商會創會會長羅少雄則慨歎車行不但「拍烏蠅」,原本約定試車的客人亦爽約;華仁會電器行行政總裁羅浚銘稱,暴雨下當日門巿人流急挫三成。不過,亦有商場及百貨公司受惠於豪雨,海港城及崇光百貨指出連日來人流不但未有減少,更多了巿民搶購雨具。
運輸業亦批評運輸署累他們損失慘重,聯友的士同業聯會主席歐陽根表示,的士生意減少三分二,扣除車租油費等於白做,「有司機載客由旺角去土瓜灣,塞咗兩個鐘,咪表跳到八十幾蚊,乘客都話再跳無錢畀,中途落咗車」;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主席凌志強表示,「小巴兩至三個鐘至走到一轉車,車租都唔夠畀」;公共巴士同業聯會主席楊偉雄表示,很多旅遊巴士都被困車龍,無法接載旅客,有導遊要帶旅客改乘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