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富
獅子山學會政策及傳訊總監
稅制上的競賽,已經是不少發展中國家推動經濟的國策。愛莎尼亞和立陶苑自九十年代已經始採用單一稅率,俄羅斯亦於二○○一年推行有關稅制,接着烏克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等爭相仿效,而新的稅率更訂得一個比一個低。推行稅制改革,意味着這些前共產主義國家,銳意改革開放經濟,亦終於明白到要藏富於民,減少干預的意義。
當世界各地都開始採用單一稅率,簡化稅制降低稅率,以吸引人才資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社會各階層在經濟進步中一同獲益時;香港的政客卻在不負責任地,鼓吹違反公平原則的累進稅。李卓人提出修訂本周的立法會議案,要求政府設立累進利得稅,貫徹他所謂的「能者多付」原則。
在二○○三年,百分之五的企業負擔了公司利得稅收入的八成,首百分之一的企業更已經支付了近六成的稅收。累進稅只不過是再向這一群已負擔了香港大部份稅收的企業,再重重打稅。
雖然李卓人一向主張懲罰和阻止那些以努力換取成功的人以及企業。但身為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沒有理由不知道,香港其實一直都是能者多付的社會,提出「能者多付」的幌子,實在是顛倒是非。而且他將矛頭指向企業,策略上以分化手段來獲取受薪階層的支持,以表面的利益衝突,來博得掌聲,這樣的見識行為心態,實在有違一個議員應有的道德操守。
累進稅除了減低資本投入,更會普遍削弱企業的盈利能力,從而影響就業環境。盈利高的企業,本來就應該有更佳的投資條件,可是這些企業的盈利增長誘因被累進稅制破壞,資本投入的比例將會減少,亦會減少員工的培訓機會和器材的投資。經濟分析指出,資本投入的比例減少,長期將會影響經濟發展。以累進稅來支付更多的福利開支,只會令經濟萎縮,引發更多失業令福利開支上升,形成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推行累進稅的國家,在政治壓力下,通常會提供五花八門的稅項寬減和豁免,令企業循某些方向發展;這不但間接地將政府干預引入市場,甚至構成了偏頗某些企業的福利政策。稅項寬減和豁免亦會令管理稅收的成本上升,減低了稅收的效率。以推行累進稅的美國為例,有組織估計單在二○○一年,美國人處理申報及稅項,便消耗了逾五十多億小時。
稅務競爭的龜兔賽跑早已經開始,曾幾何時香港引以為榮,公平而且簡單的稅制,今天已經被追上了。香港的經濟模式極度開放,而且整體經濟非常依賴服務業的支持,如果我們倒行逆施累進稅,不但會令資金調離香港,損害經濟前景,引發收入萎縮,屆時工人就業和基本福利開支是否能負擔下去都將成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