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少女臨近會考時不幸證實患上乳癌,靠母親的悉心關懷及鼓勵協助她戰勝頑疾,癌魔其後侵襲少女的母親,這一次,女兒憑抗癌的經驗與母親一起度過難關。就算女兒近期乳癌復發,需接受切割乳房手術,母女二人始終互相扶持,再次打敗了相信是遺傳性的乳癌。
威爾斯親王醫院放射治療及腫瘤科顧問醫生關永康昨出席「2005拼砌親情樹親親大行動」後,道出上述母女二人共同抗癌的感人故事:不願在研討會露面的陳小姐十年前證實患上第一期乳癌,當年只有十八歲的她感到「好突然」,身為母親的蕭女士着女兒勇於面對疾病,並且陪伴她到醫院接受電療及化療,其病情終於穩定下來。
不幸地,蕭女士五年前被證實患上第二期乳癌,需切除乳房,陳小姐反過來安慰及鼓勵母親,助她擊退病魔。好景不常,陳小姐今年初乳癌復發,需切除一邊乳房及接受化療。但關永康說,年輕時獲母親關懷及鼓勵而變得堅強成熟的陳小姐接受治療後,現已逐步康復,並計劃今年下半年結婚。
能像蕭女士母女一般,與家人攜手戰勝癌魔,其實並不容易。
另一名因獲愛妻不斷鼓勵及支持下,成功對抗胃癌的陳先生昨於同一場合上表示:「如果冇太太咁支持我,我一定捱唔過呢一關,太太畀咗我生命重燃希望。」陳太奉勸所有癌症病人及其家屬需樂觀面對問題,才可成功戰勝癌魔。
中大癌症病人資源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陳凱詩出席同一場合時稱,癌病患者及其家屬均面對不同心理問題,前者因容貌改變、不能工作而心情低落,家屬則因不懂照顧病人而產生心理負擔。
關永康則批評,現時癌症患者到公共醫療架構求診,每次都會面對不同的醫生,難替病人解決情緒問題,他說:「若果個癌症病人由頭到尾只係由一位醫生負責,個病人會敢向醫生講多啲情緒同心理嘅嘢,咁有助個病人對抗癌症,但可惜𠵱家醫管局架構下未必做得到。」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