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會考中國語文科將進行大革新,應屆中三學生升高中後將不用再修讀二十六篇範文,因在○七年應考時,現有的讀本問題及語文運用部份會取消,但學生須進行說話及聆聽能力測試,而課外閱讀及語文活動均不可缺少。教育界人士批評新考試摒棄範文,學生學習中文會變成「空心老倌,好似患咗骨質疏鬆。」學生將難以學好中文。 記者:張嘉雯、倪清江
新的會考中文科除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外,將加設聆聽能力、說話能力及綜合能力考核,五卷佔總分百分之八十,另百分之二十屬校本評核。校本評核分日常課業、閱讀活動及其他語文活動三部份。學生須於兩學年的作業中,選取成績最滿意的五份作業,校內統測、期考的成績不接納。
閱讀活動不設指定書目,數量不限,考生須紀錄閱讀心得,另繳交閱讀報告兩份,其中一份報告須作口頭滙報;學生亦須參加課餘語文活動,記錄個人體會。所有校本評核的資料將連同教師記分用的「校本評核紀錄表」收於「學習歷程檔案」內,由學生自行保管。考評局將以公開試成績調整校內評核的分數。
考評局高級科目主任馮祿德相信,新考試更能發揮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但由於取消範文部份,教師須自行選擇恰當的題材,工作量可能增加,亦不排除有學校會以不同習作操練學生。
馮祿德又說,考生評級將以水平參照分一至五等,以第五等為最佳,取代現有俗稱「拉curve」的常模參照。新考試將可過渡至三三四學制,與日後新高中中國語文核心科目的考試形式無異。
對於取消考核範文,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何萬貫指出,現時高中的範文是經過幾十年的篩選,是獲認可的好文章,要學好中文,背誦一些好的範文是必須的,故擔心新課程令學生對中文未能有深入理解。他認為,在沒有指定範文下,若教師胡亂拼湊教材,會流於膚淺,「現在冇人監管(教師編製教材),係好大問題。」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崔日雄認為,新中學會考沒有範文,又設聆聽及口試,難度較現時為高,他擔心一些中下程度的學生難以應付。他又說,考評局並無表示為末屆考生安排現行課程的重考機會,○六年應考的學生一旦失手,將難以應付新制。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認為,會考中文科的改革過急,他不贊成刪去範文。即使當局列出數百篇文章供教師選用,但學生抱住「不考不讀」心態,不會深入研讀文章,「𠵱家唔係進修,係考試,改革後(學生學習)中文變成空心老倌,好似患咗骨質疏鬆,係眼高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