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大機構主管 點止問卷咁簡單<br>數據收集員月薪可達1.5萬

專訪大機構主管 點止問卷咁簡單
數據收集員月薪可達1.5萬

數據收集員──按工作性質屬前線資料搜集,但並非電話或街頭訪問那種機械式答問,而是有特定對象如企業高層或遊客等的針對性專訪,故此學歷要求較高,一般需大專或以上程度;而且初入行便要面對被拒絕的考驗,心理和體力都備受挑戰。幸而收入與付出成正比,佣金連底薪可達1.5萬元,更有機會看盡人生百態,因此能吸引年輕有志之士。

何昱廷年半前加入ACNielsen(AC尼爾森)香港專項研究,現任助理項目督導員,現時每天要到機場工作9小時,向出入境旅客做問卷調查。「簡單易做的問卷5分鐘左右可完成,一天可做60至70份;較長的問卷則需時15至20分鐘。」

因應調查 工時地點不定
數據收集員亦要上門面見各大機構管理層,如行政總裁或執行董事等,進行較深層次的問卷調查,一般需1至2小時,由於都是事先約好,故此訪問一般能順利完成,只是約會時間經常會因受訪者事務繁忙而改動。
數據收集員的學歷要求不但較一般訪問員高,需大專或大學畢業生外,良好的溝通技巧及懂英語和普通話,能熟識多一兩種語言,如日文、法文或韓文等無疑佔優。
完成問卷後,數據收集員亦需跟進,輸入資料前要仔細翻閱,分析問卷有否「前文不對後理」,不清晰時更需「回訪」,即致電甚至再拜訪受訪者弄清楚資料。所以工作地點不定,可能要到商業區、郊區、工廠區或新興屋邨等,上下班時間亦可能因遷就受訪者而需於周六、日工作,甚為彈性。

跟進問卷 查找錯漏不足
此外,一項問卷調查往往會進行兩三個月,其間需不停重覆問同一些問題,何昱廷的忠告是──別當自己是問卷機器,「用親切的態度去做,就當是跟新相識的朋友交談,需交流和溝通,讓受訪者不知不覺間完成訪問。」
何昱廷說曾在機場邀請離境旅客做訪問,對方開心地請他坐下,邊飲咖啡邊做問卷。「離境旅客在等候上機,大多心情輕鬆,且正需打發時間,故大多樂意接受訪問;反而抵港旅客多因心急離開或找接機的人,所以拒絕的機會較大。」
至於項目營運助理熊婉儀入行最感困難的一關,是「02年7月入職後首次工作,由一位項目督導員帶領到荃灣進行街坊,那次很驚,要跟不認識的人說話,被人拒絕又不知如何是好,幸而有上司在旁鼓勵及指導。」既擔心被拒絕而達不到公司指標,還有戶外工作的體力耗支較大,初期甚覺吃力。

慣於被拒 莫作問卷機器
被拒絕的滋味固然不好受,但她認為只要認同自己的工作是對市場的有價值的研究,就算被拒絕仍能以平常心對待。「即使被拒亦不可苦着臉或手震震,應保持笑容。」她相信保持笑臉迎人和禮貌,還有表現出自信,便能增加受訪者的信心而樂意完成問卷。
熊婉儀表示,市場研究工作為她帶來滿足感,「一次就香港應否有野生主題公園的題目,向旅客做問卷調查,才發現很多旅客深表贊同,甚至讚賞香港環保意識提高。看見香港形象有改善,自己也像是出了一分力。」何昱廷亦有同感,他說有時出境旅客會在完成問卷後,要求他介紹香港好玩的地方,令他恍如化身旅遊大使。
記者:葉敏儀

數據收集員和一般訪問員在進行做街坊前,都要熟讀問卷,然後集合準備出發。

除了「駐守」機場,何昱廷(左)不時會到各大機構向管理層如行政總裁或執行董事等,進行較深層次的問卷調查。

熊婉儀(左)於去年8月晉升為項目營運助理,管理擁有百多名電話訪問員的隊伍,提供培訓及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