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常現狂風 釀成傷亡罕見<br>極速風暴橫掃半小時

五月常現狂風 釀成傷亡罕見
極速風暴橫掃半小時

【本報訊】風力一度達十號風球級數的狂風昨日橫掃九龍及新界多處,造成貨櫃吹塌、老樹與棚架倒塌,近年罕見。香港天文台昨日錄得有紀錄以來第十一位的極速風暴,亦是非熱帶氣旋情況下錄得的最高陣風紀錄,原因是雷暴所致。專家解釋,每年五月開始形成的雷暴具有等同颶風的威力,只是過往較少造成傷亡,致令市民忽略。 記者:蔡元貴、陸羽平

受一道低壓槽影響,本港昨日天氣極不穩定。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宋文娟稱,昨午十二時三十分至一時的半小時內,葵涌區曾錄得達強風程度每小時五十公里的平均風速,曾有一度出現達到颶風程度的陣風,風速高達一百三十五公里,即達十號風球(每小時風力逾一百一十八公里)的威力。狂風大約維持一分鐘左右,從八五年以來的資料統計,這場陣風的風速排名第十一位。
宋文娟表示,昨午因有雷雨帶橫掃香港,風向及風速出現極大的轉變,同時帶來狂風雷暴。天文台資料顯示,由零晨直至昨午四時,屯門、大嶼山西及香港東均錄得超過五十毫米的雨量。不穩定天氣將維持至周末,低壓槽減弱後,雨量才會減少。

下沉氣流 破雲而出
每年五月開始,華南沿岸都會由於海上的暖空氣及內陸的冷空氣交流而形成低壓槽,氣流在低壓槽上滙聚,溫暖和潮濕空氣上升,空氣中的水份遇冷凝結成雲團。隨着氣流繼續上升,雲層發展得愈來愈高和厚,雲中水珠不斷增長,形成積雨雲。雲中的水珠和冰粒便會分裂而產生電荷,形成行雷閃電的雷暴。積雨雲內的水珠不能被下面的空氣承托時,空氣便會下沉,急速氣流會造成狂風。
香港人見慣雷暴,但如昨日釀成多宗災害則較為罕見。香港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Dr.WilliamJohnKyle說,昨日在葵涌把大量貨櫃吹倒的是從雷暴雲團中破雲而出的下沉氣流(downdraught),氣流下沉的速度可以很快,由時速五、六十公里至颶風程度的百多公里也有可能。

一個雷暴的破壞範圍通常只有一公里直徑,移動時速約為十公里,通常都是在大嶼山一帶形成,然後趨向新界東北方向。Dr.WilliamJohnKyle說,航機升降時偶然碰到的風切變,其實也就是雷暴的下沉氣流。他指出,其實雷暴對市民生命財產的破壞一直存在,例如九二年碧瑤灣及堅尼地道造成三死三傷的山泥傾瀉,就是雷暴下連場豪雨帶來的災難。「很多市民在天文台發出雷暴警告後,還在戶外踢波打高爾夫球,其實是很危險的事。」

雷暴情況 很難預測
這場殺傷力強大的雷暴引發了氣象愛好者的熱烈討論,地下天文台一名會員指出,香港應效法美國和澳洲,當雷暴特別嚴重的時候發出「嚴重雷暴警告」。天文台發言人表示,雷暴很難預測,不可能預先評估雷暴情況。Dr.WilliamJohnKyle則說,雷暴的隨機性很大,而目前已有雷暴警告制度,不過天文台也應加強對市民灌輸雷暴災難的意識和防範措施。

從直升機俯視青衣九號貨櫃碼頭,發生奪命意外的貨場外亦有貨櫃被吹倒,攔住馬路(圓圈示)。 梁瑞帆攝

大批消防員在塌下的貨櫃搶救被困司機。 瑞帆攝

葵涌四號貨櫃碼頭昨日發生貨櫃塌下壓傷貨櫃車司機。區民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