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天,從莫斯科到巴黎、從布拉格到倫敦都有大大小小的儀式及活動,紀念二次大戰(歐戰部份)結束六十周年;其中又以莫斯科的紀念活動最具規模,不但有大批二戰的老紅軍參與紀念遊行,也有大批現役軍人參與閱兵儀式。而到莫斯科出席紀念儀式的各國領導人則包括不同方面、不同陣營,二次大戰的戰勝國領袖如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法國總統希拉克固然有出席儀式,戰敗國的領袖包括德國總理施羅德及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也有出席紀念活動,施羅德先生更藉此時刻在俄羅斯的報章撰文,再次向俄國人民及其他各國人民道歉及請求寬恕。
我們認為這種集體紀念二戰的活動、這種由戰勝國跟戰敗國一起紀念二戰的活動不但重要、不但饒有意義,更有必要往後繼續舉行下去,只有這樣才能為二次大戰這場大災難的死傷者存一個公道、才能避免歷史被野心家或無恥的政客扭曲、才能警醒各國民眾小心防範像法西斯主義那樣的極權主義、極權政府捲土重來。
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不是傳統的國與國戰爭,而是極端民族主義、極權主義政權發動的滅絕戰爭。為了打造所謂新的政治秩序、為了重建所謂的國家生存空間,納粹德國不僅肆意侵略其他國家,更肆意殺害無辜的平民及投降的軍人,六百萬在歐洲各國居住的猶太人因此而灰飛煙滅,另外數以百萬計的俄國人、波蘭人、塞爾維亞人、法國人、吉卜賽人……也被殘酷的屠殺掉。像這樣的歷史悲劇、像這樣的人間慘劇,所有人都有責任防止它再次發生;而要防止這樣的悲劇再出現,最基本的就是透過定時的紀念活動讓一代一代的人都能重溫這段歷史、都能牢牢記着這些血淚的教訓、都能小心提防野心政客政黨操弄民族主義情緒。
當然,任何紀念活動都不會是純粹的紀念活動,舉辦活動的國家或參與活動的國家在舉辦或出席活動時往往會有其他政治或外交目的;例如俄國就希望藉今次紀念活動向世界表明她不僅是塑造二次大戰後國際秩序的大國,也是左右歐洲以至國際新秩序的大國;而對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來說,出席這次活動除了強化他擁抱自由的形象外,也是要向俄國施壓,促使她在政改上不走回頭路。我們認為,這些弦外之音雖有點偏離主題,但最重要的是它們沒有掩蓋紀念活動的真正涵義、沒有歪曲史實、也沒有令紀念活動變成推銷民族主義的場合。
我們更希望到八月中紀念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結束時,亞洲各國包括海峽兩岸能聯合舉辦一次盛大的紀念活動,讓亞洲人民好好緬懷這段血淚史,讓在戰爭中死難的亞洲人民得回一個公道;若果到時候日本首相能像德國總理施羅德先生那樣再次就戰爭暴行表示歉意,那日本跟中國以至亞洲各國之間就歷史的爭議將可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