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以人為根 效益為本

國際視野:以人為根 效益為本

在這個電腦化、訊息化、制度化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交往似漸漸疏離,別以為站在銀行門口必恭必敬或櫃面對你笑容可掬的職員,甚至擺靚個「陣」或來電甜言蜜語「𠱁」你買產品的甚麼客戶主任,便是對你的充份照顧,請嘗試要求多點,看看你得到的是甚麼答案?
既然欠缺人性化,那麼又要人才來作啥?這只不過是層次或類別問題,打工仔做得好未必有獎,稍為越界(可能無關宏旨)便要「揹鑊」,幹嗎那麼博,得過且過、笑裏藏刀,誰曰不宜?不過若放諸於日日要衝鋒陷陣的投資銀行兵將則未必。瞧瞧華爾街掀起的挖角潮,便知對人才之渴求是何等激烈。

華爾街內弱肉強食
一眾華爾街投資銀行去年都大賺,眼見在這個環節收益非常可觀,落後者或涉及較少者又哪有不兔仔眼(紅)或牛咁眼(碌大)都分一杯羹之理?故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舉出擊。
4、5、6月份剛好是這些精英收完花紅後,無論是野心勃勃或心有不甘,都有意無意間在搔首弄姿,等待獵頭公司的探盤。今年剛巧遇上「大摩」出事,又怎不成為同類(投資銀行)或別類(零售銀行)狩獵的對象?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法巴(BNPParibas)、德意志(DeutscheBank)等通過獵頭挖去大摩不少人才,有些甚至成team人拉走,在弱肉強食、機會稍縱即逝的華爾街搵食,要嘛有風駛盡𢃇,不然稍有不慎,便相繼撲上來趁你病攞你命,絕對無人可憐,從另一角度來衡量,也可說沒有人性化,孟子老師,誰說人性本善?此外,零售銀行組別的滙豐、美銀、Wachovia等也不甘後人,提高budget擴充投資銀行業務,搶不到大摩的,如高盛、摩根大通、瑞信一波(CSFB)也是好目標,你搶我奪的背後,不外「以人為根、效益為本」者!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