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黨在英國大選中落敗,成績卻比上屆顯著進步,多取得33席,但是黨魁夏偉明仍決定不久便會辭職。這並不是「引咎」或者甚麼為保守黨落敗而「負上政治責任」,而是正如他自己所說,因為這是對保守黨下一次大選有利。他年已六十三,不大可能在下次大選中領導保守黨,所以理應盡早退下來,讓更有魄力的人上場。夏偉明這個人我早領教過了,對他一點也不欣賞,然而他這個看法和決定是很正確的,因為英國政府的穩定,全仗政黨的健全,能在取得選民同意之下,推行完整的一套政策。個人的進退,應以這個基本目標為指引。
其實,在任何政治制度之內,權力的承傳更替,與政策的延續更新都是核心問題。機制完善,社會就趨穩定,人民就能安居樂業;機制不健全,或操作不適當,社會就會陷入混亂,政府朝令夕改,人民無所適從,民怨日深,爭議不斷。
除了在時間上的延續,任何時刻的內部協調,方向一致,也是同樣重要。GeraldKaufman在他為新任大臣編撰的手冊裏指出,閣下獲得任命是因為你的政黨在大選中勝利而你亦當選為國會議員。你的政黨競選時向選民提出了一份政綱,扼要總結列出你的政黨的整套政策和理念。你的選民未必人人細看過,但你現在負責的政府門部的公務員肯定一早已花足時間研究清楚。這就是你第一天新官上任,他們已為執政黨的政策方向做好了準備的緣故。無論哪一黨上場、下台,行政機關也不會措手不及。政治任命與公務員都是按同一已獲選民認可的本子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