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歐洲國家的電影人,在二戰結束六十年來,仍經常拍攝關於這次大浩劫的電影,數目不下百齣,當中有描述慘烈戰役、秘密行動、戰俘遭遇,乃至猶太人遭大屠殺的歷史等,不少經典片子都叫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最令人難忘的二戰老片,包括講述納粹德國軍事天才隆美爾的《沙漠之狐》(DesertFox);講述盟軍戰俘被迫修建鐵路橋的《桂河橋》(TheBridgeontheRiverKwai);同時從盟軍和德軍角度描述登陸諾曼第一役的《碧血長天》(TheLongestDay)等。七○年《偷襲珍珠港》(Tora!Tora!Tora!),更是昔日敵對的美國和日本導演,共同探討珍珠港戰役的作品。
隨着時間過去,二戰並未就此在歷史書中湮沒,近年出色的二戰電影亦不少。最經典的一幕,莫過於史提芬史匹堡在九八年的《雷霆救兵》(SavingPrivateRyan)中,用近半小時重現盟軍登陸諾曼第一役的血腥場面。
戰爭改寫人類歷史,人拍的電影也改寫戰爭。○一年花逾十億港元拍攝的《珍珠港》(PearlHarbour),片中男主角一個人開戰機炸日軍,幾乎全球影評人痛罵是美國人狂妄自大之作。五年前荷李活電影《U571風暴》故事以美軍替代英軍破德軍U型潛艇通訊密碼,被批評是亂改史實。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