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聽一位朋友說她最近參加了一次健體舞後肩頸肌肉一直疼痛難消,兩個多星期仍未復原,問我如何打算。聽後覺得奇怪,照道理運動後肌肉痠痛不足為奇,尤其是久疏運動,一時間又做得太多或太急,肌肉便會出現痠痛,嚴重者痠痛可能維持一個星期。後來經我細問後,才知道她當時跳健體舞時雙手各自拿着一隻重兩磅的啞鈴,那倒難怪。不要小看這小小兩磅的啞鈴,如果拿着這啞鈴只重複做上三五組20-30次的重量訓練,問題不大,但拿着不停的擺手和配合健體舞蹈動作,肩膊和頸部肌群的負荷便相當大,嚴重的可能弄傷肌肉或關節組織,要復原也得花上個多月的時間。
同樣,手持啞鈴作長距離跑步也要當心,肩和腰因過份負荷而勞損。除手臂負重外,我們亦要小心在雙腳腳腕上纏上重量來跑步或跳躍。年輕時候我亦採用過這種方法鍛煉彈跳力,雖然當時表面上沒有發覺自己受傷,但下肢關節可能因此而勞損,在年輕力壯時還可以撐得過去,現在,傷患便會把握你的年紀來折磨你。所以,任何訓練都應該合乎健康和切合實際需要的原則來進行。
其實,要利用負重增加彈跳力,重量應縛負在軀幹而非腳腕上。就算很輕的重量,當繫置在手腳上,由於手腳槓桿長,對於肩膊和髖關節的運動便造成莫大的負荷。如果運動時間長,受傷的機會也愈高。這也是一般健體人士察覺不到而低估了其對關節的傷害性。當然,我們上述所談的是較長時間且持續的負重模式,對一般分組重複性重量訓練,手腳負重是沒有問題的,這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