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探、殺手和律師都是掌權而寂寞的職業,為了平衡傾斜的心理,他們的行徑或會怪異,他們的感情生活或會頹靡。在三副剛強外表下,其實藏着三顆脆弱的心。把這樣的三個人放在一起,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電影構思,無奈《三岔口》有點差強人意,有點令人惋惜。
惋惜,因為若把電影分割開來,其實有不少精采的部份。導演陳木勝在處理人和機械的動作場面上一向功力甚高,這次把戰場放在公路上:刺殺人證的一幕,兩位主角從大廈單位追逐到行車天橋上的一幕,當然還有絕望的Aaron任由車子後溜的一幕。除了動作場面,出色的有郭富城的演技。
若說每位演員都有一個演技突破點,個人認為Aaron的出現在《柔道龍虎榜》,這次是進一步提升。有說哭泣最能看出一個演員有沒有演技,說到淚水流量,誰比得上韓國明星?不消數秒便珠淚漣漣。哭得出來,只證明具有一定演技;能夠哭出不同層次,在適當時候嚎啕大哭,在適量時候欲哭無淚,才是真功夫。Aaron在戲中有多幕哭泣場面,他表現奇佳,問題是類似場面出現了太多次,而且每次都在車廂內。或許導演幫助了Aaron入戲,無奈導演亦同時削弱了他的表現。再好的東西,當一氾濫便會貶值,本來自然的,頓然變得刻意。
劇本亦出現了相同的弊病,衰貪心。既要集懸疑、動作、愛情於一身,又要在98分鐘內描畫三個主角的內心,結果顧此失彼,對鄭伊健一角欠缺剖析成了電影的敗筆。兩個男人的對壘容易拿揑,三個男人,還需要一份更精密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