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東區海底隧道大幅加價引起各界強烈不滿,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昨首次公開承認,東隧及西隧以回報率計算收費的基建模式已經過時,在外國早已證實弊病叢生,只要她一日在位,新交通基建工程都不會再用此模式,而即將動工興建的港珠澳大橋一定會用改良模式定收費。
廖秀冬昨接受有線電線《飛常政經》節目訪問時表示,先進國家的隧道收費都不會計回報率,例如英國就採用流量愈高,收費愈高的模式,因為興建隧道的目的是疏導交通,而非達到更高回報率。
廖秀冬又表示,東隧加價令大部份貨車轉用較便宜的紅隧,會令紅隧更擠塞,她正與東隧商討在非繁忙時間向貨車提供優惠,吸引貨車回流,達致雙贏。
另外,對於有人計劃就東隧加價提出司法覆核,廖秀冬昨在另一場合表示,政府在整個過程中是依法律程序做事,而任何人士都有權按法律程序申請司法覆核。
她又表示,地鐵當年為興建月台幕門向八達通乘客每程收取一角,目前仍未達到興建幕門的投資額,所以他們會繼續收費,當局會詳細研究當時的協議內容再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