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年初已表示,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年內將大有可能再度升溫,滙率的改變對經濟有着深遠影響,小幅度的升幅預計將引來更多的國際投資者。熱錢湧入對本地股市將是一大推動,對各類公司影響亦大有不同。
人民幣升值在會計報表處理層面,亦會令那些以人民幣為實質利潤而需以美元或人民幣為報表單位的中資公司,有一種滙兌上的利潤增長。撇除滙兌上的帳面影響,純以營運角度考慮,下列類別的公司將可受惠於人民幣升值:
航空業:人民幣升值將令航空公司的帳面值及間接收入增加,原因為航空公司的負債比率一般非常高,而借貸大部份以美元計算,加上資本開支大部份是以美元計算的飛機及發動機定單,大部份營運開支(如航油、維修成本及檢修成本)也是以美元計算。由於許多航空公司的利潤率偏低,我們估計人民幣升值5%將令純利增加5倍。
電訊業:人民幣升值對電訊公司有正面作用,因這些公司大部份資本開支為以美元計算的海外設備定單。人民幣轉強將加強投資現金流及減低折舊開支。雖然如此,近年電訊公司愈來愈多向國內公司購買設備,令資本開支中人民幣佔的比重愈來愈大,如忽略這因素,人民幣升值為電訊公司帶來的正面影響可能會被高估。中移動(941)將是人民幣升值的得益者,因其市值及股份流通量巨大。
汽車業:人民幣升值對汽車製造商有正面作用,例如華晨(1114)大部份主要汽車零件由歐美進口,以美元及歐元計算。因此,人民幣升值5%,將可節省部份主要零件開支,汽車裝嵌廠房的主要固定資產組件,亦是進口貨並以外幣計算。與電訊業的情況相似,人民幣轉強可加強投資現金流及減低折舊開支。
石油及天然氣業:人民幣升值對此行業的整體影響屬中性,具體影響不一。得益的公司會是下游煉化公司,例如鎮海煉化(1128)及上海石化(338),因它們非常依賴進口原油。另一方面,直接向海外買家出售原油的公司,例如中國海洋石油(883)將受損,因其收入以美元計算。
出口商將受損,因內地設廠享有的低成本優勢會被人民幣升值削弱,在內地設廠的香港出口商將因開支增加而受損,尤以淨利潤率只有單位數的公司受損最大。
張國銘 新鴻基投資服務有限公司研究部董事
作者張國銘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