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知大部份觀眾覺得香港一部大製作電影係講緊幾多錢,二千萬?三千萬?或者再多啲。但係我話畀你聽,其實對拍電影嘅製作人係冇乜分別,除非超過五千萬製作費,否則都係差唔多。
一九九七年,我第一次有機會做導演拍《追兇二十年》,我記得當時製作費係四百幾萬。關鍵人物包括監製、導演,主要演員的人工大概二百多萬,佔製作費百分之五十。加加減減後有二百萬拍戲用,都算幾好。到我拍第三部戲製作費差不多大咗一倍,有七百幾萬,但係加加減減後都係得二百幾萬拍戲用,你話奇唔奇怪?原因好簡單,因為用嘅演員貴咗,當然亦都好咗。我唯有自己鼓勵自己,以後要盡力爭取多啲製作費,咁咪有多啲錢拍戲用。第四部戲一千萬製作費,重係用新人,差不多有九百幾萬拍戲用,結果票房仆到直。證明唔係多錢俾你拍戲就一定得,都係要諗番用大明星至係票房保證。第六部戲製作費二千幾萬,梗係有大明星啦,加加減減後又係九百萬拍戲用,話之你有幾多錢,係咪都要博一鋪,結果真係得咗。以後幾部戲製作費繼續上升,但係拍戲用嘅錢都係差唔多,直至《頭文字D》實際用在拍戲上嘅錢才大幅增加。
最近接觸一個韓國電影嘅製作預算,製作費同香港嘅大製作差唔多,但係演員人工只佔整個製作費百分之二十左右(包括全智賢),真係睇到都有啲感動,唔怪得韓國戲可以拍得咁好啦。
勁爆嘅明星魅力再加上無懈可擊嘅演技當然值好多錢,但係就要餐餐都要拍《英雄》或者《功夫》至搞得掂。邊有咁多過五千萬嘅戲開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