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由去年一月至今年三月,共接獲五宗市民感染豬型鏈球菌呈報個案,包括三名經常接觸生豬肉的肉檔工人、屠場工人和中式酒樓點心師傅,以及一名退休人士和一名採購員。他們當中兩人感染豬型鏈球菌後出現腦膜炎,更有一名患者失聰,衞生署呼籲市民若皮膚有傷口必須包紮或帶上手套,才可接觸生豬肉。
豬型鏈球菌常在豬隻咽喉、肺部及腸臟等發現,豬隻帶菌會出現關節炎、腦膜炎等病徵,也可以毫無病徵,若市民有傷口,此菌可經傷口進入皮膚入血,有機會出現腦膜炎、細菌入血等嚴重情況;併發腦膜炎患者中,更有六至八成人會出現失聰後遺症。
由於此病主要是與豬隻有關的人士感染,所以勞工處列為職業病,該處由九四年至去年共錄得七宗與職業有關感染豬型鏈球菌的個案,其中去年只有一宗。
但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於去年五月、九月、十月及十一月共接獲四宗呈報個案,今年三月也有一宗,該中心發言人稱,數字不同是因為勞工處只記錄與職業有關個案。
去年至今的五宗感染個案,三人是經常接觸生豬肉的人士,包括一名點心師傅,手指上有未包紮傷口而接觸生豬肉,另有一名屠場工人及一名售賣豬肉人士,另有兩人並無接觸生豬肉紀錄。其中一名六十六歲退休人士最終死亡,但署方強調他死於其他原因,與豬型鏈球菌無關,另一人雖然康復,但雙耳失聰,一人更要換心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