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核電將在美國捲土重來 - 何洋

蘋論:核電將在美國捲土重來 - 何洋

《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日前聯合進行的民調顯示,超過半數民眾對布殊的能源政策不滿。為應對高企的石油價格,美總統布殊近日在一個公開場合提出了一系列改善能源供應的建議。其中一項建議是重新建造核電站。
自一九七九年位於賓夕凡尼亞州的三里島(ThreeMileIsland)核電廠發生事故以來,美國便再沒新的核電廠落成。目前,核能發電只佔該國電力供應的百分之二十。由於油價升勢未停,全球對能源的需求亦似乎沒減弱的迹象,核能作為傳統化石原料以外的能源供應,遂重新備受美國所重視。
某物品的價格長期居高不下,就預示着企業家如果把資源從現有的用途上撤出,轉而投放在生產該種物品上,可獲得的預期回報會較現有用途高。而更多的資源投放表示該物品的價格最終會因供應的增加而下降。
油價高企令以傳統方式發電的成本增加,為電價製造上升的壓力,核能發電作為能源供應的另類途徑,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自然再次備受關注。
九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貝加(G.Becker)近日在其網上日誌亦指出,核能發電比對起傳統方法有三大優勢:一、效率高。一公斤的鈾可產生的能量高出同重量的煤所可以產生的差不多二萬倍。二、傳統的發電模式會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而核電廠所排出的同類污染物數量則少很多,故使用核能較為環保。三、科技進步令現今的核電廠較以往更安全。
核能發電在今天不但比過去安全,而且成本低,再加上比其他發電模式較環保,難怪美國今天有計劃重新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