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隧加價上班首日 流量劇減變輸家<br>紅隧車龍早現早散

東隧加價上班首日 流量劇減變輸家
紅隧車龍早現早散

【本報訊】東區海底隧道大幅加價逾六成後首個上班日,汽車流量劇減一萬多架次,成大輸家,而紅磡海底隧道早上及傍晚的車龍均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出現,但車龍亦較平日提前消散。由於有八千名市民因怕塞車而改乘鐵路,以及五一黃金周令貨車流量減少,使紅隧昨日交通異常暢順,但當局及學者警告,紅隧流量很快就會反彈,未來幾日或會大塞車,下周流量會上升至高峯,當局屆時不排除須間歇封閉紅隧。 記者:麥志榮、林社炳、倪清江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昨晨八時許親身到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及告士打道視察交通,她在下午的記者會上表示,預期東隧加價引發的大塞車昨日未出現,相信與駕駛人士轉用鐵路過海有關,昨早繁忙時間的兩小時內,地下鐵路及九廣鐵路的乘客增加了八千人次,另一原因則與昨日仍是內地黃金周假期,不少市民仍未返港及運輸業還未完全復工。

或須間歇性封紅隧
廖秀冬強調,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未來兩至三天會繼續運作,相信要到下周才出現車流最高峯,若紅隧九龍入口的擠塞情況非常嚴重,車龍排至獅子山隧道口,不排除會考慮實行間歇性封閉或潮水式行車措施,她呼籲市民不要掉以輕心。昨日截至晚上八時,東隧的流量比平日大幅下降近一萬三千多架,減幅兩成,紅隧流量只微增七百二十架次,上升百分之一,整體過海交通比較平日減少了約一萬多架次。
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認為,昨日過海汽車流量顯示大批駕駛人士為怕塞車而暫時改乘地鐵,但未來幾天肯定會反彈,令紅隧大塞車,由於大部份人仍抱觀望態度,當發現紅隧的擠塞並不太嚴重時,就會一窩蜂重新駕車過海,過海隧道交通未來一個月內都會持續不穩定。
受運輸署連日警告影響,不少市民昨早刻意提前出門,紅隧昨早繁忙時間的行車高峯期提前在七時十五分左右出現,但早上八時半車龍已開始消散,不少乘隧巴上班的市民發覺車程反而比平日快五至十分鐘,直至九時半開始有較多貨櫃車使用紅隧過海,擠塞情況才重現;至於下班繁忙時間,紅隧過海的車龍提前了一小時約五時出現,但交通大致通暢,乘隧巴過海亦未見擠塞。

地鐵乘客量增逾萬
公共交通機構更因而得益,部份市民稱,由於未來數天紅隧會否出現塞車仍是未知之數,他們都會提早出門上班,也會選搭地鐵,暫時避免乘搭隧道巴士。地鐵發言人表示,昨日乘客量比平日增加了一萬四千人次,未知是否與東隧加價有關;過海隧巴在早上繁忙時間的乘客量亦增加了五百人次;天星小輪尖沙嘴至中環及灣仔渡輪昨晨繁忙時間乘客量增加了兩成九,新渡輪北角至九龍城渡輪早上乘客量增加了兩成,北角至紅磡渡輪則增加了一成。消防處副處長郭晶強表示,昨晨只有一宗救護車須過海應召,亦未受擠塞影響。
另外,考試及評核局昨日收到一宗高考生求助個案,該考生原本要到薄扶林一間中學應考,但當事人本住葵涌,怕因塞車遲到,最後獲安排轉往葵青的試場應考。今日開考的會考中史及高考心理科共有三萬人應考,考評局副秘書長張永明昨表示,如出現交通癱瘓,會考慮開放後備試場,或透過電台廣播通知考生轉移試場。

紅隧
約5:00pm
紅隧繁忙時間昨日提早一小時出現,下午約五時汽車已大排長龍。 區民傑攝

紅隧
約8:30am
紅隧昨晨交通異常暢順,早上約八時半車龍已開始消散。成啟聰攝

市民心聲
土瓜灣居民韓先生:「今朝(昨日)東隧加價首個上班日,紅隧唔止冇塞車,而且重快五至六分鐘,真係非常暢順。」

啟業邨居民施小姐:「平日習慣朝早七點半非繁忙時間出門,搭隧巴過海去銅鑼灣返工。所以就算輕微塞車,都唔會遲到。」

啟業邨居民吳先生:「平日都係坐隧巴過海返工,但擔心東隧加價,紅隧會嚴重塞車,所以提早一個鐘頭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