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減少醫護人員在接觸病人前後忘記洗手而導致病菌傳播感染,香港理工大學發明了全港首套「無線射頻洗手監察系統」,這系統能自動監控醫護人員的洗手紀錄,通過感染控制,有效減低醫護人員及病人的交叉感染風險。 記者:林社炳
理大護理學院副教授鍾慧儀昨日透露,醫院管理局最近在九龍區一間公立醫院的深切治療病房進行觀察調查,發現在三百三十六次觀察中,有三成半受觀察人次,接觸病人前後都沒有洗手。醫管局已透過示範錄影及海報,提醒醫護人員勤加洗手。
將於下周開幕的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感染控制中心,昨日率先公開全港首套「無線射頻洗手監察系統」。參與研發該套系統的理大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主任衞炳江解釋,整套系統主要是利用相當於八達通的聰明卡識別功能,安裝在醫護人員的鞋履內。無論醫護人員靠近病床、治療或照顧病人,只要踏足床邊地上的電子感應器,接連電腦的系統就會自動記錄那位醫護人員,何時接觸過病人。病房內的洗手盆也裝有同樣系統。醫療機構即可翻查紀錄,跟進醫護人員接觸病人和洗手紀錄。
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汪國成稱,外國醫療機構主要透過視像系統監察醫護人員有否洗手。本港醫管局則要依靠「人盯人」互相提點。他指出,該套自動監控系統會大量生產,故成本低,適合醫療機構及安老院舍使用,通過感染控制,有效減低醫護及住院病人的交叉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