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政府為了達到遏抑內地樓市大炒作風氣,重手推行連串宏觀調控政策,美聯中國統計,炒風極盛的上海,上月二手成交量大跌約30至50%,又因炒家急於放售單位,令放盤量暴增約50%。市場估計,未來若再有需要,政府加重徵收稅項,會是下一輪的調控手段。
美聯中國上海區域董事劉志忠表示,上海首季樓市持續暢旺,樓價升約15至20%。但是中央逐步推出打壓措施之後,踏入上月,市況明顯轉變,普遍瀰漫觀望氣氛,靜觀中央政府會否再採取新一輪措施。
一手樓價應聲下跌約15至20%,二手樓業主叫價暫時未見大變,但未有如過往般經常反價,大多數「價到即走」,但成交量仍跌約三至五成。上月有大量新增的二手放盤,多數都是由炒家放售。
他預期,因為本月二手樓價勢必跟隨一手下滑,估計跌幅約8至15%。然而,由於政府施行的調控措施初見成效,相信本月也許不會有新招出台。但是如有需要,政府仍可透過徵稅,加重買家的置業成本,其中傳言已久,市政府要將契約稅由現在的1.5%調高至3%,對樓市將有直接負面影響。另外銀行提高按揭息率,也可加重供樓負擔。
中原中國上海總經理譚百強指出,自從調控措施出台,上海上月一手市場成交驟減,跌幅達七成,主要是措施嚴重打壓投資客入市意欲,而且出現不少退定個案。上月二手成交額也較3月跌約5至10%,成交量跌約五成。他認為,如果中央政府增加物業增值稅的幅度及加長徵收期,加強嚴控銀行放貸,都會對樓市構成沉重打擊,反而增加契約稅的影響卻不大。
美聯中國行政總裁郭應龍認為,政府推行政策,旨在將樓市撥亂反正,並非要令樓市大跌,故相信內地樓市經過是次整頓後,將趨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