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袁健濠(Andy)的照片貼滿香港的巴士,當時他替一個樓盤「怡心園」拍廣告,扮演一個好好先生的角色。天生一副陽光臉孔,連星探也找上門,要他從欖球世界裏走出來客串做廣告模特兒。文:徐嘉華 圖:王子俊
能夠給星探看中的,除了年輕(本月底才滿二十四歲)、陽光味十足及天真的笑臉外,Andy恰到好處的身形(高一米八三,重一百九十五磅)也應記一功。這都歸功於他一星期七天都玩欖球的緣故。
Andy八歲時,因為太過活躍,他的母親在報章上看到有欖球訓練班,於是就幫兒子報名參加,這一玩就玩了十六年。他說:「我自細就好怕一個人玩運動,欖球好處是可以一大班人一齊玩;它又是一項好男仔的運動,所以好鍾意玩。」Andy還記得第一天學完欖球後,翌日就遇上有比賽,他立刻叫父親買齊欖球裝束給自己;從此就離不開欖球,他說還要多玩十年。
Andy在香港欖球界的知名度可能不及兩位華人球員卓銘然及陳福平,因為他從未入選過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的正選陣容內。正因為這個理由,Andy每天更要努力練習,終有一天要成為七人賽正選。十三歲開始打港青的他,代表香港打過六屆亞洲青少年錦標賽。中四那年拿獎學金去新西蘭讀高中,一邊讀書,一邊打欖球,直至二十歲返港加入港隊。
現在除了每星期跟隊操兩天外,他差不多一星期五日教欖球,他說教波同練波差不多,都是身體力行,每日都像在操波一樣。他表示:「我主要教中、小學生打欖球,每次都要親身先做示範;譬如十字傳球、攔截及走位等,都要逐一做出來,消耗的體力也不少。」
平時港隊練習時,除了模擬比賽外,還有跑步及短途急步跑;作為前鋒的他,亦要到體能室做上半身(包括膊頭及二頭肌)及腿部的力量訓練,比賽時才有能力與對手抗衡。他說:「七人賽比十五人要求更大的體力,因為比賽人數少,帶波快速走位機會較多;但十五人賽的碰撞較多,所以全身都要練得好紮實。」Andy覺得自己不夠氣,日後還要多練帶氧運動,多一點跑步去改善心肺功能。
欖球:1星期跟港隊操練2次,每次1個半小時
體能練習(包括跑步及重量訓練):1星期3次,每次1小時
跑步(帶着狗一齊跑):每日1次,每次20分鐘
籃球:有時間就打
早餐:粟米片、火腿芝士麵包、牛奶
午餐:三碗飯、肉類及菜類
晚餐:肉類意粉、薯仔、麵包或雞扒/羊扒
年齡:30/05/81(23歲)
身高:1米83 體重:195磅
現職:香港欖總欖球推廣助理
位置:前鋒
難忘戰績:兩奪亞洲欖球錦標賽季軍(02及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