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從事金融業的好處

英之見:從事金融業的好處

有些朋友的消息非常靈通,筆者決定轉換工作環境,只是兩三周前的事情,居然已有人查詢。無謂被閒言閒語版先行報道,倒不如自行投案。
是否延續資產管理的業務,抑或索性放棄理想,做個經紀便算,仍在考慮之中,主要是視乎現有基金的處理安排,因為實在不想再經歷另一次的銷售過程,用盡人情牌,才勉強有足夠支持。小規模的基金其實有可取之道,彈性較大掣肘較少,可惜大部份人都不喜歡基金這模式,又或者崇尚名牌,上一次的銷售,已經深深體會當中的困難。
個人戶口一定會繼續,始終不似基金需要規模效益。如果不幸要從頭開始,又是一次艱辛的旅程,不過3年前接手現有部門,基本上只得四面牆,逐漸有今日的規模,可以養活幾個人,再來一次也不妨視作另一次挑戰,畢竟自己仍算年輕,而且以目前的條件,大幅減薪亦不是問題,沒有後顧,便不用擔憂太多。

自由發揮 不必埋堆
工作上遇到阻滯,才毅然決定轉換環境,以目前形勢,可以假設會失去管理基金的收入,轉變初期應是不加反減,不過自己一向不愛成為人家負累,沒有本事自然不會高薪厚職,過得人才過得自己。
今次的感受,是追求財務自由是相當重要,不是要提早退休無所事事,而是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拒絕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其實筆者未有足夠能力,可以從此退休,只是有一份自信,以自己的能力,應該不愁兩餐而已。加上近年學會甘於平淡,物質永遠不會嫌多,但如果知足的話,不必奢華,隨意已經可以很好。
從事金融事業,其中一個好處便是自由,否則以筆者孤僻的性格,不埋人堆,又率性而為,在其他行業或者大機構之中,相信並沒有生存空間。當然這種取向,在外行眼中可能很蠢,例如有大把老闆可以擦鞋,又何必像目前刻意迴避推介。但假若年輕人有這種志氣,實在應該考慮以投資作為事業。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