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宗本篤十六世上任後,中梵建交問題一直是外交界的焦點,國際社會均希望新教宗能為建交帶來突破。與本篤十六世甚有淵源的台北榮休總主教狄剛,認為北京當局遲遲不願向教廷伸出建交之手,主因是憂慮教會干預內政。他批評北京的想法保守,認為人民要推翻政府,根本無需要教會「煽動」。他又力撐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當樞機,不擔心此舉會惹怒中共。 記者:張嘉雯
七十七歲的狄剛與陳日君同樣「惹火」,他上周經法國回台,途經香港出席本港教區為新教宗舉行的祈福彌撒,並接受本報訪問。早年在德國慕尼黑念書的狄剛,留學期間雖未有機會與擔任神學教授的新任教宗拉青格會面,至七五年升任主教後,曾多次代表台灣到德國及羅馬見拉青格,討論台灣教會及中梵建交的問題。他形容新教宗極有才幹,三十五歲時已獲德國的樞機委任為私人神學顧問,出席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
過去鮮有踏足內地的狄剛指,現時中梵關係只待北京作出主動,他不認為兩國建交會影響中共政權,更不留情地批評中共怕死,「東歐的革命由波蘭開始,當地絕大多數人民是教友,但在中國,天主教徒才兩千萬人……你們(中共)這樣想(天主教會干涉國家內政),實在是太不了解天主教,你們怕死嗎你?」
去年初正式退休的狄剛又指,現時資訊發達,中國大陸人民對國外的情況了解加深,若有不滿,隨時可自發革命,與教會的影響力無關,人民慢慢就會變聰明,政府不能再指鹿為馬,像(六四)天安門事件一樣。」即使梵蒂岡與台灣斷交,狄剛相信不會對台灣教會造成重大影響,因台灣政府不會留難天主教會,只是部份支持台獨的教友或會有所不滿。
狄剛又對陳日君過去高調批評政府深感佩服,特別是陳日君堅持反對校本條例的態度,「我為甚麼要辦學呢?我們辦學就有我們的辦學精神及宗旨,不能讓你政府來接管,從前台灣政府要立中華民國學校法,教會也是站出來反對。」他又說,如果陳日君不這樣做就是失職,「他面對這個強權政府,能夠站出來,是真正有信仰的人。」
狄剛力撐陳日君當樞機,不擔心此舉會惹怒中共,「北京一定不這麼高興,他要生氣就生氣吧!陳主教升樞機我是舉兩手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