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氣氛上周在資金流入刺激下明顯好轉,為即將上市的新股提供了較佳的客觀環境。雖然短期內上市的新股不多,但其中一隻聖馬丁(482)頗受市場注視,原因是它與早前另一家台資科技企業富士康(2038)背景接近,後者自上市後股價穩步上揚,令投資者對台資股份有所憧憬。
聖馬丁今次招股,有不少值得留意的地方:第一、對香港投資者而言,聖馬丁的業務沒有前車可鑑。集團主要從事設計、製造和經銷衞星電視接收及通訊相關產品,生產商主要以台資及韓國公司為主,聖馬丁的優勢在於較其他競爭者更早在中國設立生產線,降低生產成本,去年度產品邊際利潤約17%。截至04年6月底止,全年度營業額約12億元,增長近1倍,帶動純利上升80%至9600萬元。
根據招股書所述,目前衞星電視市場在歐、美、中東等地發展較成熟,但此技術卻可引伸發展其他技術來支援不同電視廣播系統網絡,業務發展空間其實可以很大。由於市場對此了解不多,反而使之具備「炒增長空間」的概念。
其次,聖馬丁今次公開發售1.25億股,其中約4成是舊股,絕大部份來自主要股東及管理層。平情而論,若單從舊股配售數量而言,的確屬於偏高的水平。不少公司上市前都會向股東先行派發大額股份,以回饋舊有股東,然而集團今次卻沒有預先作出大額派息的舉動,反而透過配售較大比重的舊股來回饋股東。如此配售安排,對新投資者而言是好是壞,很難下一定論。
再者,今次聖馬丁的招股價由1.08至1.5元,上下限之闊,可謂前所未有,究竟背後有何玄機?我個人認為是市場對此業務的市場定位認知不深所致。聖馬丁的銷售模式是為有本身品牌的供應商作原設計生產(ODM),若果是將之當作一般工業生產商看待,其估值可能只值單位數字的市盈率;相反,將之視為高科技的通訊產業,其市盈率可達15倍水平。
以區內為例,目前與聖馬丁業務最接近的韓國通訊產業Humax,產品邊際毛利高達27.9%,但由於韓國生產成本較高,因而令邊際純利不足2%,反而歷史市盈率卻有17倍。另外,規模較小的台灣競爭對手PrimeElectronics,其歷史市盈率亦達11倍。故此,即使聖馬丁以接近上限定價,估值也並不算太高,但往後走勢則取決於上市時的定價水平了。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