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成立小組 盼獲團體資助<br>黏多醣症治療針藥年費百萬

患者成立小組 盼獲團體資助
黏多醣症治療針藥年費百萬

【本報訊】本港有少數患上罕有遺傳病黏多醣症的病人,近年有治療藥物面世,也因無法長期負擔每年高達一百萬元的藥費,惟有無奈地看着病情惡化。這群病患及其家屬昨日組織起來成立互助小組,爭取各界對這種遺傳病的關注,並盼一些如撒瑪利亞基金等組織可以讓病患申請,資助龐大的藥費負擔。 記者:梁洵瑜

患者家長Sultana太太的十歲女兒及八歲兒子都不幸患上黏多醣症一型,姊弟二人雖然個子矮小,只約有三歲兒童的高度,但智力完全正常,治療藥物酵素取代療法正好適合治療一型患者,但Sultana太太無奈說,一個孩子每年針藥費要八十至一百萬元,兩個孩子一年就要百多二百萬元。

可緩減病情惡化
「我只係個家庭主婦,不可能負擔這個費用。」但眼見兒子的病情並不理想,甚至較姊姊更差,呼吸困難,經常要帶氧氣出街,姊弟二人現要在普通學校上課,所以她會在孩子下次覆診時與醫生商討有關治療藥物問題。
黏多醣症是一種極罕有的遺傳病,英國的病發率為每十五萬人有一人患上,昨日才成立的香港黏多醣症暨罕有遺傳病互助小組主席馬安達說,以這種病發率推算本港有四十多名患者,其中二十多人已加入該會。
他解釋,患者主要因為黏多醣累積無法分解,而影響腦部、骨骼或不同器官,並可分為六型,一向無藥可醫,只靠骨髓或臍血移植方法治療,但近年有一種酵素取代療法,獲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註冊,可治療黏多醣症一型,美國及台灣已有病人採用,可緩減病情惡化,但費用昂貴,估計每年約需一百萬元。

他又說,據兩、三年前統計,本港應有五人患黏多醣症一型,但該會只能聯絡上兩人,即Sultana太太的兩名子女,但他相信甚少患者家庭可以應付高昂及長遠的治療費用,故小組會與各方包括醫院管理局等商討,能否提供協助。

話你知:黏多醣症分六型
黏多醣症是罕有的隱性遺傳病,此症可分為六型,除了三型患者高度較正常外,其他類型的患者身高較矮小,而且是長不高的。患者隨着黏多醣在體內累積,病情會惡化,出現關節變形、頭顱變大;嚴重者影響呼吸、走路等。患者壽命較短,嚴重者活不過十五歲,輕病者年齡可逾四十。
黏多醣症互助小組查詢
電話:27943010,網頁為http:www.hk-mps.com

患上黏多醣症的阿寶(左)今年已十六歲,近年病情變差,母親梁太珍惜跟女兒生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