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非常外父揀女婿》睇得人開心過癮,不過,現實中,外父外母與女婿的相處,跟婆媳問題同屬高深課題,能夠和諧共處已是Bonus,再多的,便強求。來自美國的鬼佬Greg,卻有本事和傳統的中國外父外母打成一片,更得兩老高度評價。說到底,原來多見面、多了解、多關心,經已是成功之道。
記者:尹珊珊 攝影:陳陶鈞
開場短講
增值,這課題夠人氣,怎能不來湊湊熱鬧?很累了?別誤會,這裏說要增值的,不是個人技能,而是人際關係!累了,更要看!看了,能助你走出困惑,固然是我們所想,不然,讓你輕輕鬆鬆笑一下也不錯。想和我們分享生活上的喜樂?也無任歡迎!率先和我們分享喜悅的,是個紅鬚綠眼的模範女婿。
追隨自己的心——喜歡智力的人幾乎從來不會做這種事,通常是這種事找上他們,也就是發生在他們身上——而且常是相當痛苦的事。
擇自PoBronson《這輩子,你想做甚麼?》
操一口流利廣東話的Greg,有個來自傳統中國家庭的太太Deseree。Greg回憶,和Deseree拍拖不足3個月便陪她回家「見家長」。他認為,要真正了解太太,便得跟她的家人認識,「我屋企的家教其實跟中國人好接近,同樣將家庭排在首位,重視一家人相處。」幸好,這對「家長」並不難搞。「張爸爸和張媽媽(Greg對外父母的暱稱)可謂絕種好人,老實、慈祥,易相處!」
台山話𠱁外父
拍拖十多載,偶然一次見面,自然不會產生大摩擦,但要真正融入一個中國人家庭卻不易,「始終是兩個不同Culture,最重要是學懂尊重,多了解中國人的習俗。」Greg滿有語言天份,普通話、潮州話、客家話皆說得頭頭是道,由於張爸爸祖籍台山,故他也學上幾句台山話,「無理由其他方言都識,係台山話唔識,咪諗住學幾句來哄哄張爸爸。」旁邊的張媽媽笑謂,子女中也沒有一個想到要學,反而洋女婿卻有這份心意。
「三書六禮」娶老婆
98年,Greg跟Deseree結婚,他特意跑到書局搜羅中國傳統婚俗的書籍,做足全套「三書六禮」儀式,「中國人重視嫁娶,故定日子等細節由張媽媽話事,讓老人家感覺到受尊重。」娶妻無難度,婚後生活才是戲肉,「最難是將兩個家庭連繫在一起,我和太太便要擔當中間人,互相關懷對方家人。」
太太Deseree也說:「Greg比我更清楚父母的事,他知道爸爸常做善事,有次他跟我說:『你有個似Rolls-Royce般高貴的父親!』他令我更欣賞自己的爸爸。」
外父:尊重仔女最要緊
乍看,張爸爸是典型的「保守」父親,他經營陶瓷及古董生意,酷愛字畫、書法等傳統文化藝術,一屋子也擺滿了中式家具,但對女兒嫁給外國人一事,卻出乎意料地看得開。張爸爸笑言年紀大,對緣份深信不疑。
年輕時,張爸爸曾在南北行當後生,見過有錢人家因門戶之見引致家庭破裂,「記得當年有個富有家庭,父親太頑固,一句不喜歡便破壞子女的感情,結果搞到個女自殺,讓我明白,要尊重仔女的想法才能令家庭融洽。」
外母:女婿是家人
「外母見女婿,愈見愈開心。」這句話絕對是張媽媽的寫照,訪問前Deseree已跟我說:「媽媽錫Greg重多過錫我,有時我都呷醋㗎!」張媽媽臉龐胖胖的,笑起來雙眼瞇成彎線,最可愛還是當她得悉我們會來訪,事前即準備「貓紙」一張,現在且原文輯錄,看看她寫下的母親獨白:「……女婿雖然是別人的兒子,但女兒嫁給他,也算一家人了,他有困難或病痛,我們同樣會擔心,我想,天下所有父母都是一樣……見到他們開開心心,平淡過一生,做父母的就沒牽掛了。」原來張媽媽並不偏心,她有的是顆慈母心,這大抵也是所有母親的心聲吧!
必殺3冧招
總括多年經驗,Greg冧外父外母除了尊重二字,不離以下3招,各女婿們不妨參考、參考。
1.讓老人家參與生活
「乜都講,好像工作上的事情,雖然老人家也未必懂,但讓他們知道,也是一種了解方法。」
2.多用行動關心對方
「中國人感情較內斂,與其將關心藏在心,不如以行動來表達,讓老人家知道你很重視他們。」
3.多製造見面機會
「老人家鍾意人多熱鬧,故每逢喜慶節日,我們都搞家庭聚會,全家人聚在一起,他們自然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