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將由今日起一連六星期,每逢周二刊出,以配合平等機會委員會與香港電台電視部聯合製作節目「非常平等任務」的播影,此節目是根據真實個案改編,以戲劇形式展示現今社會上不平等及歧視情況,並闡釋有關平等和歧視條例。
隨着社會發展,遲婚及單身人士數目日增。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2003年從未結婚的人口(15歲至65歲)為1,781,700,佔總人口26%。
單身一族中,以女性所受壓力及歧視尤其嚴重。分析過去十年趨勢,本港單身女性數目穩步增加,2003年適婚年齡20-44歲組別中,女性比男性人口多225,500人。
中年單身女性往往被冠上「老姑婆」或「賣剩蔗」等負面標籤;相反,未婚中年男性則享有「鑽石王老五」美譽,反映社會上存在強烈的性別角色定型及對婚姻狀況的偏見。
劇集中單身的Candy任職地產公司樓宇銷售部,工作熱誠,但主管的工作安排,令她感受到被歧視。例如回內地工作和加班,主管只會指派給單身的同事,認為他/她們沒有家庭顧慮。
Candy覺得老闆忽略了單身同事亦有社交、進修及照顧家人的需要;加上公司認為單身人士經濟負擔較輕,作出了一次有歧視性的裁員決定,終迫得她到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
根據《性別歧視條例》,基於性別、婚姻狀況或懷孕所作的歧視,均屬違法。婚姻狀況歧視是指對婚姻狀況有特定的要求。例如業主只肯把物業租予已婚人士。又如僱主給予單身、已婚、喪偶或離婚人士不同的招聘條件。反過來,僱主亦不應該假設已婚人士不能加班而拒絕聘請。
時代進步,我們應該好好反思,並打破狹隘的思想框架,因為傳統偏見或固有的性別定型思想,會構成男女及不同婚姻狀況人士之平等機會的巨大障礙,以至阻礙社會發展。
本文資料輯錄自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非常平等任務」第三集,節目於明天(5月4日)晚上七時在無綫翡翠台播映;港台網站(www.rthk.org.hk)直播及重溫。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