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浩斯新店半年回本

包浩斯新店半年回本

【本報訊】包浩斯Bauhaus(483)主席兼創辦人黃銳林表示,旗下新店平均半年便可回本,原因之一是成本控制得宜,例如裝修來自他的創意,減省設計開支。

自創品牌不惜投資
包浩斯一開始便自行創立品牌,從不進行外發加工(OEM)或原設計生產(ODM)等業務,對那些為外國名牌加工引以為榮的港商更不以為然,「難道東方人只配同人車衫,黃面孔只識做銷售員!」他指出,一件貨品最值錢就是品牌,只要投資更長時間進行產品研發便可以,但香港人只追求賺快錢,「排隊買凱旋門炒兩轉就大把人」。
他認為包浩斯選擇走中檔時裝路線有可為,因為競爭較小;而是次安排公司上市,除可籌集資金外,主要是藉此提高知名度,以便拓展海外市場;現時包浩斯行銷海外17個國家,營業額佔總收入17%。至於本地市場,他說主要取決於訪港旅客人數及本港經濟表現而定。
對於去年盈利增幅明顯高於收入增長,他解釋因為自有品牌產品銷售增加,及去年減價幅度收窄,因此提高邊際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