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正 禧文學社創辦人
一個不能正視自己歷史的國家,不配當聯合國安理會成員。這是溫家寶出訪印度時所說的話。話,當然不是說給印度聽的。安理會成員的資格,也不包括能否面對自己,曾否侵略他人等條件。不然的話,誰合資格?
含沙射影,影是東瀛。這個東洋風波,都因着日本文部省核准某新版教科書而起。先不說採用這改版書的中學,千中僅一。也不說我們的「反日」表現是否恰當。倒要說說我們的理據,是否充份。
最常聽到的兩個講法是︰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改版,不符侵華史實,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日本企圖塗抹過去的行為,瞞騙世人。如果這是「兩宗罪」,又罪該萬死,那麼,當我們朝罪人扔石塊以前,倒該先看看撿石塊的手有多乾淨。不必據洋人的宗教教訓,「先責己而後責人」,是咱們古人的教誨,是吧?
五十年代初,三反五反時期,不論有辜無辜,受迫害而死的,為數多少?我們的史書有記載嗎?我們的中學生知道嗎?
五十年代末,達賴出走西藏。從乾隆征吐蕃到那個時候,西藏情況怎樣,誰明白了?以前國府的「蒙藏委員會」與以後的「和平解放西藏」,整個處理西藏實情,史書有嗎?世人懂嗎?
為要加快步伐進入共產天堂,毛潤之推出「三面紅旗」政策,「大躍進」是個響亮的口號。'59到'61年的「實驗」,帶來三年饑荒。'63年的逃亡潮,引來全球記者。一般估計,是耗掉了三千萬百姓。我們的教科書怎麼說?「大躍進與人民公社期間,發生了三年天災……國家經濟出現極大困難,人民蒙受極大損失。」這是初中二教本上說的。在同書的教師手冊上,有「提點」︰教科書沒有形容經濟極度困難的背景和狀況,教師不必詳述。
'62年,中印戰爭爆發。幾十年過去,中國的學生,知道了發生甚麼事?美國在越戰中敗北,美國人的中學教科書都有講述。當然,他們沒有官方的教科書。我們呢?先不論誰勝誰敗,總得有個來龍去脈,好讓後人能吸取歷史教訓吧?
'66到'76年,都說是「十年浩劫」。假如是老實話,那麼經歷了「浩」劫,怎麼能夠不深刻反省,教後世再永不罹劫?十年間,人命、財產、文化、元氣,損失了多少?我們的教科書怎麼寫?
「1966到1976,是文化大革命的動亂十年。十年中,發生了許多令人震驚的事︰劉少奇主席給迫害致死,林彪陰謀反革命謀反,「四人幫」部署奪權失敗。」教師手冊上說,老師按書本施教,不必增補或詳為解說。
告訴我們的中學生,這叫文化大革命,也可說是「令人震驚」的事了。
越戰期間,中國人一窮二白,卻大力援助北越——物資上的、金錢上的、人力上的。不是說「牢不可破的社會主義兄弟情誼」嗎?越戰結束、赤柬上台,給越軍趕走。這起碼是雙方交惡的導火線。'79年,兩軍在中越邊境交戰。當時稱之為「懲越戰」。天朝型模的心態,表露無遺。到了今天,我們的歷史書上,記載了多少?遠赴異國,戰死疆場的軍士,他們的後人,知道甚麼來了?
十年後,震動全球的六四事件,不必多說了吧?
數數看。我們大聲譴責日本人,說他們無恥,沒反省,因為歷史書不符史實,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我們自己呢?我們的教科書,就符史實,領教訓,不傷害人民的感情了?文革後出版的官方文字、圖片等,就沒有塗抹行為、就不瞞騙世人了?
如果看看世界各地的報道——不必是日本的,不必是美國的,就看歐洲的,你會發覺,他們不袒護日本,但說我們偽善。
要不要「反日」,也許大家有不同觀點。就是要吧,也當「反」得理直氣壯才是。厚道一點,不必得理不饒人,但理總得在己方。假如兩宗罪是萬惡不赦,那起碼不能自己背負罪名。「其身不正,焉能正人」的古訓,當好好記取。
不能再讓國人、世人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