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黎國剛報道】婦女受虐問題令人關注,香港大學進行全球首項輔導受虐婦女的成效研究發現,曾受配偶虐待的婦女在懷孕時接受「能力提升指導」,與輔導員進行一次過面談三十分鐘,較僅接受一般協助、獲派發求助資訊而沒有輔導者,患上產後抑鬱症的機會減少六成六。
港大醫學院護理學系及婦產科學系於○二年五月至○三年十月,對一百一十位懷孕十二周或以後、曾受配偶暴力及精神虐待的孕婦進行研究。半數人接受一次歷時三十分的「能力提升指導」,與輔導員面談,務求令她們宣洩情緒及提升自尊;餘下半數人則接受一般協助,僅獲派發求助資訊卡而沒有輔導。其後,研究人員又在這些孕婦產後六個月進行電話跟進訪問,比較她們的身心健康情況。
結果發現,接受「能力提升指導」的婦女能更有效處理精神壓力及避免肉體傷害,她們自覺被配偶精神虐待及受到配偶輕度暴力對待的次數,分別平均減少八成及九成。相反僅接受一般協助的婦女,自覺被配偶精神虐待及受輕度暴力對待的次數,分別平均只減少五成及三成。
港大醫學院護理學系助理教授羅鳳儀稱,因應是次研究,港大的研究員將於未來兩、三個月內,針對醫院內懷孕三十六周的婦女作進一步研究,從而找出更多需要協助的對象。研究人員亦計劃首先在葵涌、荃灣及青衣作試點,透過社區中心及屬下社工,找出被虐危機婦女,及早介入及提供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