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相片保護膜冷門 確認需求始大做

賣相片保護膜冷門 確認需求始大做

2002年首次創業的梁麗娟,店舖名稱叫「想點」,專門銷售各式各樣的相片保護膜,由車仔檔起家,去年正式搬入店舖經營,累積多年銷售經驗,甫開業已收支平衡,下月更開設分店,除增加貨品流量,也希望進一步擴大客戶層面。

原任職漂染業的梁麗娟,有感行業前景欠佳,心中一直打算自行創業,數年前到台灣旅遊,在書店購買了一些相片保護膜,用後覺得簡單易用,加上香港沒有太多類似的產品,故認為商機不俗,遂自行在網上尋找供應商資料。

先做車仔檔試反應
梁麗娟說,初期供應商要求每次最少要入5000美元的貨額,風險太大,幾經交涉,才將入貨金額降至萬多港元。「相片保護膜不是新產品,只是沒有太多商家主力推銷,加上本港少有同類產品,競爭不大,所以促使自己以此商品創業。」
初期她打算透過網上作散貨平台,但成效不大,在朋友介紹下,02年8月在黃金海岸酒店租用了一個車仔檔經營。做了一年,每月營業額都逾2萬元,她認定產品確有市場,決定轉到租金較高的商場(奧海城)車仔檔。
雖然商場車仔檔可免日曬雨淋之苦,營業時間也較長,但始終租金高昂,而且地方有限。梁麗娟透露,奧海城車仔檔月租高達1.38萬元,生意額卻增加不多,兩個月後便轉往租金平近半的太子始創商場車仔檔。
梁麗娟表示,雖然始創商場人流多,但適逢大租戶(宜家傢俬)遷出,加上自己居所附近的淘大商場有舖出租,地方較大,租金卻相若,因此決定告別車仔檔,入舖繼續經營。

店舖選址要大眾化
選擇淘大商場,除上述因素外,亦因該商場形象大眾化,與商品本身的客路配合,且商場毗鄰淘大花園及德福花園,多小家庭及新婚人士,這兩類客人正是店舖現時的主要顧客。
現時,店舖的貨品大致分為透明及美術保護膜兩類,主要來自台灣,售價介乎5至338元,毛利可達一倍。客人主要為女性,佔九成,平均消費數十元,假期過後屬旺季,生意額較平日增加30%至50%。

讓客人試用增信心
她又認為,商舖予人的感覺較侷促,新客的數量明顯較車仔檔少,故要吸引新客人入內購物,最重要是門面透明度要高,落地玻璃是不二之選。此外,還要主動叫客人即場試用,他們目睹效果後,會加強對貨品的信心,較一味硬銷為佳。
記者:丹琍

店內各式各樣的小裝飾,都有助吸引客人。

自製相簿連保護膜,由2R至8R齊備,售價介乎78至338元。

店內的購物袋及宣傳單張,都印上製作方法,除方便客人,也有助推廣。

落地玻璃門面,可陳列各款貨品,透明度高,有助吸引客人入店。

逾200款美術相片保護膜,賣5至28元。

簡單的工具及工序,便能令相片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