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僕二主 - 李登

一僕二主 - 李登

楊絳把翻譯這檔事比喻為「一僕二主」,實在貼切不過。譯者居中,須貫通兩種語文,移花接木,又兩頭都不能得失。這邊是半斤,那邊就盡量八両,得等量持平。要是在東廂是大老婆,到了西廂卻成小老婆,那就壞了。
我把《紅樓夢》第四十六回跟兩個英譯本對照着看,就看出一僕而事二主有多為難。DavidHawkes和楊憲益夫婦都不容易,但不管他們多費勁,我總覺得曹雪芹筆下的鴛鴦伶牙俐齒,罵賈璉的一堆話字字如快剪尖刀,一變成英文卻都好像長了銹,全掉了鋒芒。

「一僕二主」四字,確實說到點子上,皆因楊絳是過來人。為了翻譯《堂吉訶德》,她學習西班牙文,從一九五九年起開始動筆,在文革結束後,終於將七十多萬字的小說譯完。每天她平均譯五百字左右,往往反反覆覆七改八改。「譯文裏的謬誤,好比貓狗身上的跳蚤,很難捉拿淨盡。」她說。她若光借用英法譯本來轉譯萬塞提斯這部名著,恐怕會捉漏很多跳蚤了。
今年委內瑞拉為了慶祝《唐吉訶德》面世四百周年,免費派發一百萬本這部經典小說。西班牙亦青眼有加,早於一九八六年為了表彰楊絳對傳播西班牙文化的貢獻,頒給她一個「智慧國王阿方素十世十字勳章」。錢鍾書這位遺孀,既一僕而事二主鞠躬盡瘁,不也可說是捫虱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