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海油(883)昨日公布,受惠於油價高企及油氣產量增加,今年首季總收入達114.8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上升47.6%。平均實現油價達每桶41.73美元,較去年同期及全年分別升40.1%及17.8%。
中海油昨日除公布首季經營狀況,亦首次講解本月初入股加拿大私人油砂公司MEG的詳情。中海油首席財務官楊華表示,斥資9.4億港元入股MEG16.69%後,毋須再投入資本開支,開採費用將以日後的產油收益來應付。
他強調,中海油收購MEG的成本非常低,只是每桶0.37美元;包含資本性開支、操作費用、稅務及10%回報的供應費用是每桶11至17加元(8.8至13.6美元),即每桶油砂售價低至該水平,中海油的投資回報亦有10%;以現時國際油價約50美元,回報更是可觀。
不過,中海油以印尼東固為主的海外油氣產量上季下跌,原油及天然氣產量分別跌30%及5.2%。楊華解釋,印尼油田是成熟油田,產油能力達致高峯,令產量不斷遞減是正常事,只要油價高企,中海油所佔收入仍會增加。
不過,國際油價高企卻為中石化(386)的煉油業務帶來負面影響。中石化財務總監張家仁昨日透過電話會議表示,上季煉油毛利為每桶3.49美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及全年下跌16.5%及9.6%;他希望,煉油毛利能保持在每桶3美元以上的穩定水平,並期望內地成品油價繼續上調。
幸而,中石化上季亦成功控制煉油成本,煉油業務的現金操作成本是每桶1.97美元,較去年底1.98美元些微下降;原油勘探成本維持在每桶6.5美元水平。張家仁說,將會繼續控制成本。對於近期市場再度憧憬人民幣可能升值,他回應說,由於中石化有60%至70%是進口原油,人民幣升值有助減低該公司的購油成本。
高盛證券認為,中石化主要受到煉油毛利不斷下跌所困擾,若然中國政府將人民幣升值,或者放寬成品油零售價格限制,情況可能有好轉。高盛維持中石化「與大市同步」的投資評級,目標價3.8元。